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北京旧城保护的现实矛盾 | 第8-9页 |
·国际经验的借鉴与思考 | 第9-10页 |
·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旧城保护”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政府干预”概念的界定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框架 | 第12-14页 |
第2章 从政府干预的角度审视北京旧城保护 | 第14-45页 |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思想发展脉络简述 | 第14-16页 |
·国际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思想的发展 | 第14页 |
·我国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思想的发展 | 第14-16页 |
·旧城保护中的政府干预理论 | 第16-21页 |
·政府干预的一般理论 | 第16-18页 |
·旧城保护中的政府干预 | 第18-19页 |
·政府干预的各种表现形式 | 第19-21页 |
·北京旧城保护中的政府干预 | 第21-26页 |
·北京旧城保护的实践回顾 | 第21-24页 |
·旧城保护中政府干预的进步 | 第24-25页 |
·旧城保护中政府干预的问题 | 第25-26页 |
·从政府干预角度分析北京旧城保护案例 | 第26-45页 |
·牛街地区危旧房改造 | 第27-29页 |
·小后仓胡同危旧房改造 | 第29-32页 |
·菊儿胡同危旧房改造 | 第32-35页 |
·南池子历史街区改造 | 第35-37页 |
·鸦儿胡同标准租私房问题 | 第37-42页 |
·调查案例的比较和小结 | 第42-45页 |
第3章 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实践 | 第45-76页 |
·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实践的背景 | 第45-46页 |
·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实践的层次 | 第46-48页 |
·总体层面的研究工作 | 第48-51页 |
·北京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 第48-49页 |
·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控制图则 | 第49-51页 |
·重点地区的规划设计 | 第51-58页 |
·烟袋斜街地区保护规划 | 第51-57页 |
·鸦儿胡同地区保护规划 | 第57-58页 |
·烟袋斜街小规模改造试点 | 第58-66页 |
·项目背景 | 第58-59页 |
·指导思想 | 第59-60页 |
·实际效果 | 第60-61页 |
·利益互动 | 第61-65页 |
·繁荣背后的思考 | 第65-66页 |
·大小石碑胡同居住区小规模改造试点 | 第66-72页 |
·基本情况 | 第67-68页 |
·政策设计 | 第68-70页 |
·更新改造方案 | 第70-72页 |
·多方合作的社会调查 | 第72-74页 |
·社会调查是合理改造的基础 | 第72-74页 |
·社会调查是公众参与的过程 | 第74页 |
·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实践的小结 | 第74-76页 |
第4章 北京旧城保护中政府干预的思考 | 第76-81页 |
·旧城保护中政府干预应该发挥的作用 | 第76-78页 |
·解决旧城保护中的市场失灵问题 | 第76-77页 |
·利用政府资源的优势整体保护旧城 | 第77-78页 |
·旧城保护中政府干预应该保持的限度 | 第78-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附录1 插图和表格索引 | 第85-89页 |
附录2 烟袋斜街地区各时期照片 | 第89-95页 |
附录3 烟袋斜街地区调查工作阶段纪要 | 第95-104页 |
附录4 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烟袋斜街试点地区保护修缮规划方案 | 第104-118页 |
致 谢 | 第118页 |
声 明 | 第118-119页 |
本人简历: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