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本文常用英文缩略词表 | 第13-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7页 |
·荧光化学传感器中的分子导线技术 | 第14-15页 |
·分子导线聚合物和信号放大 | 第15-19页 |
·分子导线聚合物的信号放大原理 | 第16-17页 |
·分子导线聚合物载体的优点 | 第17-19页 |
·分子导线聚合物在荧光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19-25页 |
·阳离子(缺电子小分子)的检测 | 第19-22页 |
·阴离子的检测 | 第22-23页 |
·生物大分子的测定 | 第23-25页 |
·本论文拟开展的研究工作 | 第25-27页 |
第2章 苯炔类系列分子导线聚合物的合成 | 第27-46页 |
·苯炔类分子导线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特点及应用 | 第28-33页 |
·Sonogashira偶合反应 | 第28-30页 |
·Mortreux-Mori炔键易位反应 | 第30-31页 |
·Stephens-Castro偶联反应 | 第31-32页 |
·Glaser偶联反应 | 第32页 |
·Cadiot-Chodkiewicz偶联反应 | 第32-33页 |
·本文发展的苯炔类系列荧光分子导线聚合物的合成 | 第33-46页 |
·主要的仪器和试剂 | 第34-35页 |
·催化剂,单体和其它荧光小分子的合成 | 第35-40页 |
·分子导线聚合物的合成 | 第40-46页 |
第3章 基于分子导线效应的聚苯乙炔-吡啶荧光共轭聚合物传感信号放大研究 | 第46-54页 |
·前言 | 第46页 |
·实验部分 | 第46-47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6-47页 |
·分子导线聚合物的合成 | 第47页 |
·荧光熄灭实验 | 第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3页 |
·分子导线聚合物的物理性质 | 第47-48页 |
·分子导线聚合物的光谱性质 | 第48-50页 |
·分子导线聚合物对响应信号放大的原理 | 第50-51页 |
·各分子导线聚合物对钯离子的响应特性 | 第51-52页 |
·分子导线聚合物侧链长度对信号放大的影响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第4章 基于荧光分子导线聚合物团聚的高灵敏和高选择性的Pd~(2+)离子测定 | 第54-62页 |
·前言 | 第54-55页 |
·实验部分 | 第55-56页 |
·试剂 | 第55页 |
·仪器 | 第55页 |
·离子的测定 | 第55页 |
·不良溶剂引起分子导线聚合物团聚 | 第55-5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6-61页 |
·模型分子Dpp和分子导线聚合物的光学性质 | 第56页 |
·基于分子导线效应的高灵敏高选择的Pd~(2+)离子的测定 | 第56-57页 |
·对Pd~(2+)离子响应特性的研究 | 第57-58页 |
·Pd~(2+)离子引起聚合物吸收图谱的变化 | 第58-60页 |
·荧光各向异性表征Pd~(2+)离子导致聚合物PI的团聚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第5章 基于分子导线聚合物荧光增强效应测定氰根离子 | 第62-70页 |
·前言 | 第62-63页 |
·实验部分 | 第63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63页 |
·实验方法 | 第6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3-69页 |
·PI_(8+4)-Pd~(2+)离子复合体系对氰根阴离子的荧光响应 | 第63-64页 |
·作用机理 | 第64-66页 |
·荧光各向异性的变化 | 第66页 |
·聚合物的信号放大作用 | 第66-67页 |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67-69页 |
·干扰离子测定 | 第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第6章 基于荧光熄灭分子导线聚合物的邻硝基苯酚光化学传感器 | 第70-78页 |
·前言 | 第70-71页 |
·实验部分 | 第71-72页 |
·主要仪器 | 第71页 |
·试剂 | 第71页 |
·荧光分子导线聚合物PDPA的合成 | 第71页 |
·传感膜的制备 | 第71-72页 |
·测量过程 | 第7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2-78页 |
·PDPA对邻硝基苯酚的荧光响应 | 第72页 |
·测量原理 | 第72-74页 |
·传感器的响应性能 | 第74-78页 |
第7章 基于荧光分子导线聚合物的黄连素光化学传感器 | 第78-88页 |
·前言 | 第78页 |
·实验 | 第78-79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78-79页 |
·传感膜的制备 | 第79页 |
·荧光测量 | 第79页 |
·液-液萃取实验 | 第79页 |
·样品制备 | 第7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9-88页 |
·测量基本原理 | 第79-82页 |
·阴离子(四苯硼酸盐)的掺杂 | 第82-83页 |
·传感器条件优化 | 第83-84页 |
·pH的影响 | 第84页 |
·可逆性和响应时间 | 第84-85页 |
·重现性和稳定性 | 第85页 |
·选择性 | 第85-86页 |
·初步应用研究 | 第86-88页 |
第8章 基于小分子和分子导线聚合物之间高效率荧光能量转移的邻硝基苯胺光化学传感器 | 第88-99页 |
·前言 | 第88-89页 |
·实验部分 | 第89-90页 |
·仪器 | 第89页 |
·试剂 | 第89页 |
·光化学传感膜的制备和测量步骤 | 第89-9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0-96页 |
·选择DNAL为授予体和共轭聚合物PPP为受体 | 第90-91页 |
·对邻硝基苯胺的荧光响应特性 | 第91-93页 |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93-94页 |
·光化学传感膜的响应特性 | 第94-96页 |
·初步的分析应用 | 第96页 |
·结论 | 第96-99页 |
补篇: | 第99-107页 |
第9章 荧光小分子2,6-二(苯乙炔)吡啶与DNA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 第99-107页 |
·前言 | 第99页 |
·实验部分 | 第99-100页 |
·仪器 | 第99页 |
·试剂 | 第99-10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0-106页 |
·荧光探针的性质 | 第100-103页 |
·DNA与Dpp相互作用引起Dpp荧光淬灭 | 第103页 |
·条件的优化 | 第103-104页 |
·分析特性 | 第104-105页 |
·吸收光谱变化 | 第105-106页 |
·干扰情况 | 第106页 |
·结论 | 第106-107页 |
结论 | 第107-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27页 |
致谢 | 第127-128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28-130页 |
附录B: 化合物的NMR、IR、MS谱图 | 第130-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