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6页 |
1.1 SCADA系统的发展状况 | 第7-12页 |
1.1.1 SCADA系统的发展 | 第7-10页 |
1.1.2 燃气行业SCADA系统的发展 | 第10-12页 |
1.2 成都市煤气总公司SCADA系统的项目背景与建设目标 | 第12-14页 |
1.2.1 项目背景 | 第12-13页 |
1.2.2 项目建设目标 | 第13-14页 |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14-16页 |
第二章 SCADA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与设计原则 | 第16-19页 |
2.1 总体设计方案描述 | 第16-17页 |
2.2 系统设计原则 | 第17-19页 |
第三章 远程终端监控站的选型与设计 | 第19-38页 |
3.1 RTU的定义 | 第19-20页 |
3.2 衡量RTU的性能指标 | 第20-22页 |
3.3 RTU设计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 第22-24页 |
3.4 RTU的设计及浪涌保护措施 | 第24-34页 |
3.4.1 RTU的硬件设计 | 第24-29页 |
3.4.2 软件组态 | 第29-33页 |
3.4.3 浪涌保护措施 | 第33-34页 |
3.5 RTU子站系统在安装、组态后实现的功能 | 第34-38页 |
第四章 通信系统的设计 | 第38-53页 |
4.1 相关理论 | 第38-43页 |
4.1.1 企业通信的层次结构 | 第38页 |
4.1.2 现代通信网络的结构 | 第38-40页 |
4.1.3 现代数据通信技术 | 第40-43页 |
4.2 SCADA通信系统的设计 | 第43-53页 |
4.2.1 通信方法 | 第43-44页 |
4.2.2 通信机制 | 第44-50页 |
4.2.3 通信技术的选择 | 第50-52页 |
4.2.4 实现的通信系统网络模型 | 第52-53页 |
第五章 调度控制中心的设计 | 第53-98页 |
5.1 设计基础 | 第53-64页 |
5.1.1 信息系统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结构 | 第53-55页 |
5.1.2 SCADA系统的组态软件 | 第55-57页 |
5.1.3 SCADA系统的数据库 | 第57-64页 |
5.2 调度控制中心MCC的设计方案 | 第64-66页 |
5.2.1 系统结构设计 | 第64-65页 |
5.2.2 系统设计的功能 | 第65-66页 |
5.2.3 系统安全方面的考虑 | 第66页 |
5.3 配置iFIX SCADA服务器环境 | 第66-67页 |
5.4 数据库的设计、访问技术与数据归档 | 第67-89页 |
5.4.1 iFIX过程数据库设计 | 第67-72页 |
5.4.2 Oracle数据库设计 | 第72-81页 |
5.4.3 数据库的访问技术 | 第81-87页 |
5.4.4 数据归档设计 | 第87-89页 |
5.5 iFIX 人-机功能界面的设计 | 第89-95页 |
5.5.1 设计画面步骤 | 第89-90页 |
5.5.2 画面设计 | 第90-95页 |
5.6 WEB网页发布 | 第95-98页 |
5.6.1 数据查询 | 第95-97页 |
5.6.2 报表浏览 | 第97-9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2页 |
作者在读期间的科研项目与工程实践 | 第102-103页 |
声明 | 第103-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