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我国民事诉讼终审制度的重构——以三审终审制度为核心

引言第1页
一、 我国二审终审制度全面观第5-13页
 (一)二审终审制的设立基础第6页
 (二)二审终审制现阶段的运行状况第6-9页
 (三)二审终审制度的问题分析第9-12页
  问题之一:上诉条件过于宽泛导致诉讼资源的不必要浪费第9页
  问题之二:终审法院级别过低难以保障司法的统一性第9-11页
  问题之三:事实审、法律审二者难以兼顾第11-12页
  问题之四:以审判监督制度弥补二审的不足导致“终审不终”第12页
 小结第12-13页
二、 国外终审制度立法概览及其理论基础第13-22页
 (一) 国外终审制度立法概览第13-17页
  1. 西方国家普遍实行三审终审的审级制度第13-14页
  2. 金字塔形职能结构是三审终审制度的核心第14-15页
  3. 以多元化审级设置保障审级功能的正常发挥第15-17页
 (二)三 审终审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7-21页
  1. 公正与效率的衡平是设置审级制度的根基第17-20页
  2.金字塔型结构有利于各级法院职能的实现第20-21页
 小结第21-22页
三、 我国设立三审终审制度的可行性分析第22-28页
 (一) 设立三审终审制度的理论储备分析第22-23页
 (二) 设立三审终审制度的社会基础分析第23-24页
 (三) 设立三审终审制度的司法基础分析第24-25页
  1. 公正目标的定位使终审制度改革成为必要第24-25页
  2. 与法院组织机构和职能的改革进程同步使三审终审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第25页
 (四) 设立三审终审制度的现实意义第25-28页
  1.三审终审能够确保司法公正目标的实现第25-26页
  2.三审终审制度能够确保法院终审裁决的既判力第26页
  3. 实行三审终审制度可以相对提高审判效率第26-27页
  4. 实行三审终审制度有利于保障当事人权利的实现第27页
  5. 实行三审终审制度有利于树立我国法院的国际形象第27-28页
 小结第28页
四、 三审终审制度的基本架构第28-36页
 (一)三审终审制度的称谓第28-29页
 (二)三审程序的功能识别第29-30页
 (三) 第三审的性质定位第30-32页
  1. 第三审应坚持法律审的审查原则第30-32页
  2. 第三审应以事后审、书面审为原则第32页
 (四) 第三审程序的审理范围第32页
 (五) 引起第三审程序的条件第32-34页
  1. 诉讼标的金额条件第33页
  2. 案件性质条件第33页
  3. 案件普遍性条件第33-34页
 (六) 上诉许可制度第34-35页
 (七) 越级上诉制度第35-36页
 小结第36页
五、 三审终审制度与再审制度的衔接第36-42页
 (一) 当前再审制度存在的问题第36-37页
 (二) 从再审程序的功能看存在的合理性第37-39页
 (三) 严格限制再审程序的启动第39-41页
  1. 启动主体单一化第40页
  2. 再审时间、次数严格化第40-41页
  3. 再审事由法定化第41页
  4. 当事人申请再审诉权化第41页
 小结第41-42页
六、 三审终审制度的问题预测与运行展望第42-50页
 (一) 问题预测第42-48页
  问题一:关于诉讼爆炸第43-46页
  问题二:关于终审法院的承受力第46-48页
 (二) 运行展望第48-49页
 结论第49-50页
主要参考书目及文章第50-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缓释型香精微胶囊的研制
下一篇:可视化生物统计软件的研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