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数不典型问题研究
前言 | 第1-7页 |
一、 “罪数不典型”概念的提出 | 第7-12页 |
(一)、 传统的罪数判断标准及评析 | 第7-9页 |
(二)、 罪数不典型概念的提出 | 第9-10页 |
(三)、 “罪数不典型”的方法论依据 | 第10-12页 |
二、 中外刑法中的罪数理论及相关立法 | 第12-18页 |
(一)、 外国刑法中的罪数问题 | 第12-16页 |
(二)、 中国刑事法律发展中的罪数问题 | 第16-18页 |
三、 罪数不典型的判断要素 | 第18-21页 |
四、 不典型视角中的具体罪数形态 | 第21-35页 |
(一)、 想象竞合犯 | 第22-25页 |
1、 想象竞合犯的概念与特征 | 第22页 |
2、 想象竞合犯的法律本质及处断原则 | 第22-24页 |
3、 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二)、 转化犯 | 第25-28页 |
1、 转化犯的概念与特征 | 第25-26页 |
2、 我国刑法中的转化犯 | 第26-28页 |
3、 转化犯的价值评价 | 第28页 |
(三)、 集合犯 | 第28-30页 |
1、 集合犯的概念与特征 | 第28-29页 |
2、 集合犯的种类 | 第29-30页 |
(四)、 持续犯 | 第30-31页 |
(五)、 连续犯 | 第31-32页 |
1、 连续犯的概念与特征 | 第31-32页 |
2、 连续犯的处断原则 | 第32页 |
(六)、 牵连犯 | 第32-35页 |
1、 牵连犯的概念与特征 | 第32-33页 |
2、 我国刑法上的牵连犯的处断原则 | 第33-35页 |
五、 罪数不典型各具体形态处罚原则的理性思考 | 第35-36页 |
六、 罪数不典型问题研究的意义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39-41页 |
后记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