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2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仪器进展 | 第13-14页 |
§1.3 ICP-MS的基本原理 | 第14-18页 |
1.3.1 炬管和ICP | 第15-16页 |
1.3.2 等离子体与质谱仪之间的接口 | 第16页 |
1.3.3 离子透镜系统 | 第16-17页 |
1.3.4 四极杆 | 第17-18页 |
1.3.5 离子检测器 | 第18页 |
§1.4 ICP-MS中的有机基体效应综述及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4.1 有机样品的引入 | 第19页 |
1.4.2 仪器操作条件的选择 | 第19页 |
1.4.3 有机试剂对元素分析信号增敏的机理 | 第19-20页 |
1.4.4 有机试剂的引入对多原子离子的影响 | 第20页 |
1.4.5 实际应用 | 第20-21页 |
§1.5 本文的基本设想 | 第21-22页 |
第二章 EDTA介质中元素的ICP-MS行为研究 | 第22-27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2-23页 |
2.2.1 标准及试剂 | 第22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2.2.3 仪器及主要工作条件 | 第2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3-26页 |
2.3.1 EDTA对元素分析信号的增强作用 | 第23-24页 |
2.3.2 EDTA对氧化物产率的影响 | 第24-25页 |
2.3.3 EDTA浓度的影响 | 第25页 |
2.3.4 易电离元素对元素质谱行为的影响 | 第25-26页 |
§2.4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醋酸基体浓度变化对元素ICP-MS行为的影响 | 第27-32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7-28页 |
3.2.1 仪器及主要工作条件 | 第27-28页 |
3.2.2 标准及试剂 | 第2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1页 |
3.3.1 不同浓度醋酸对Ar、Se、Nb、In、Tb和Bi分析信号强度的影响 | 第28-30页 |
3.3.2 不同浓度醋酸对氧化物产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3.4 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异丙醇介质中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行为研究 | 第32-38页 |
§4.1 引言 | 第32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32-33页 |
4.2.1 标准及试剂 | 第32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4.2.3 仪器及主要工作条件 | 第3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3-37页 |
4.3.1 不同浓度异丙醇基体中元素的质谱行为 | 第33-34页 |
4.3.2 异丙醇介质中元素质谱行为分类 | 第34-36页 |
4.3.3 有机基体中元素信号增强机制探讨 | 第36页 |
4.3.4 异丙醇基体的引入对氧化物产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4.4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利用挥发性有机试剂甲醇、丙酮的残余效应探讨元素的ICP-MS行为及其影响机制 | 第38-49页 |
§5.1 引言 | 第38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38-39页 |
5.2.1 仪器及主要工作条件 | 第38-39页 |
5.2.2 标准及试剂 | 第39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8页 |
5.3.1 质量数和电离能的影响 | 第39-41页 |
5.3.2 残余效应 | 第41-43页 |
5.3.3 引入甲醇对氧化物产率的影响 | 第43-45页 |
5.3.4 增敏及抑制机理探讨 | 第45-48页 |
§5.4 小结 | 第48-49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