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0页 |
一、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历史回顾及理论意义 | 第10-16页 |
(一)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历史回顾 | 第10-12页 |
(二)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理论意义 | 第12-16页 |
二、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 第16-21页 |
(一)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经验 | 第16-18页 |
1 、 农业综合开发增强了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第16-17页 |
2 、 农业综合开发实现了资金投入、物质投入、科技投入和管理投入的有机整合 | 第17-18页 |
3 、 农业综合开发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 第18页 |
(二)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面临的问题 | 第18-21页 |
1 、 农业综合开发的投资效果呈下降趋势 | 第18-19页 |
2 、 投资主体结构与农业综合开发的公共物品特性不符 | 第19-20页 |
3 、 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未完全实现滚动开发 | 第20页 |
4 、 中央财政资金总量不足 | 第20-21页 |
三、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选择 | 第21-37页 |
(一)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的目标 | 第21-22页 |
(二)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的主体和客体 | 第22-23页 |
(三) 农业综合开发的投资结构和投资方向 | 第23-25页 |
(四)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的运作模式选择 | 第25-37页 |
1 、 政府直接投资管理模式 | 第25-26页 |
2 、 政府投资--政策性金融机构介入的分类管理模式 | 第26-27页 |
3 、 政府补助--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介入模式 | 第27-29页 |
4 、 政府补贴--商业银行介入模式 | 第29-31页 |
5 、 政府补贴--保险公司介入模式 | 第31-32页 |
6 、 政府参与成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模式 | 第32-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后记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