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城域网建设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页 |
·市场背景 | 第9-10页 |
·网络建设目标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网络现状与宽带城域网的概念 | 第11-15页 |
·网络现状 | 第11-12页 |
·宽带城域网的概念 | 第12-15页 |
·城域网的主要的性能指标如表2-1: | 第12-13页 |
·城域网的主要业务如表2-2: | 第13页 |
·城域网模型的层次如图2-3: | 第13-14页 |
·城域网模型的简单分析如表2-3: | 第14-15页 |
第三章 几种宽带接入技术的探讨 | 第15-48页 |
·ADSL宽带接入技术 | 第15-19页 |
·ADSL的提出 | 第15页 |
·ADSL的容量 | 第15页 |
·ADSL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ADSL网络结构框图 | 第16-17页 |
·ADSL标准与协会 | 第17-18页 |
·新一代ADSL-G.lite | 第18-19页 |
·无线接入技术LMDS | 第19-23页 |
·LMDS的提出 | 第19页 |
·LMDS的网络结构 | 第19-21页 |
·LMDS无线链路通信方式 | 第21-22页 |
·频率的优化 | 第22页 |
·影响LMDS网络的三个元素及对策 | 第22-23页 |
·LMDS的标准制定 | 第23页 |
·以太网技术 | 第23-27页 |
·以太网技术的提出 | 第23-24页 |
·以太网的拓扑 | 第24页 |
·交换式以太网 | 第24-25页 |
·千兆位以太网 | 第25-26页 |
·以太网接入网络结构 | 第26-27页 |
·以太网发展前景 | 第27页 |
·ATM-PON技术 | 第27-31页 |
·ATM-PON的提出 | 第27-28页 |
·ATM-PON参考配置 | 第28-30页 |
·ATM-PON系统结构图 | 第30-31页 |
·ATM-PON的发展前景 | 第31页 |
·HomePNA宽带接入技术 | 第31-35页 |
·HomePNA的提出 | 第31-32页 |
·HomePNA工作原理 | 第32-34页 |
·HomePNA网络结构框图 | 第34页 |
·新一代HomePNA技术 | 第34-35页 |
·Cable Modem宽带接入技术 | 第35-39页 |
·Cable Modem的提出 | 第35-36页 |
·Cable Modem的主要参数 | 第36页 |
·Cable Modem的系统结构 | 第36-39页 |
·宽带接入技术比较 | 第39-43页 |
·运营商的宽带城域网建设思路 | 第43-48页 |
第四章 开封通信宽带城域网的建设 | 第48-51页 |
·建设需求 | 第48页 |
·建设原则 | 第48页 |
·建设内容 | 第48-51页 |
第五章 网络运营问题的研究 | 第51-59页 |
·宽带用户接入认证及计费 | 第51-54页 |
·技术方案的选择 | 第51-52页 |
·DHCP+与Radius配合技术方案分析 | 第52-53页 |
·接入层数据配置 | 第53-54页 |
·校园学生宿舍上网 | 第54-56页 |
·ADSL实现同一局所局域网互联 | 第56-5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56页 |
·解决问题的思路 | 第56-57页 |
·实现原理分析 | 第57-58页 |
·问题的解决与进一步的思索 | 第58-59页 |
结 论 | 第59-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