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第一部分 问题的提出 | 第6-18页 |
一、 归因与归因方式的内涵探讨 | 第7-8页 |
二、 归因方式研究的起源 | 第8-10页 |
三、 归因方式研究的发展 | 第10-12页 |
四、 归因方式研究的现状 | 第12-13页 |
五、 归因方式的测量手段及有关测评量表 | 第13-17页 |
六、 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部分 研究过程与讨论 | 第18-32页 |
一、 大学生归因方式问卷的编制及信度、效度讨论 | 第18-23页 |
(一) 大学生归因方式问卷的编制 | 第18-21页 |
(二) 大学生归因方式问卷的信度、效度讨论 | 第21-23页 |
二、 归因方式研究 | 第23-28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二) 结果和讨论 | 第23-28页 |
三、 归因方式相关研究 | 第28-32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28页 |
(二) 结果和讨论 | 第28-32页 |
第三部分 建议 | 第32-36页 |
一、 自觉养成积极合理的归因习惯,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 | 第32-33页 |
二、 利用归因研究结论,培养自身创造性和未来成就能力 | 第33-34页 |
三、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恰当归因 | 第34-36页 |
第四部分 小结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附录 | 第41-42页 |
后记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