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3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8-9页 |
1.2 视频压缩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第9-11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主要完成工作 | 第11-13页 |
第2章 小波变换基础 | 第13-27页 |
2.1 引言 | 第13-14页 |
2.2 傅立叶变换和短时傅立叶变换(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 | 第14-18页 |
2.3 小波变换的基本原理 | 第18-20页 |
2.4 连续小波变换(积分小波变换) | 第20-23页 |
2.5 连续小波变换的离散化与小波框架 | 第23-24页 |
2.6 小波级数 | 第24-2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小波编解码系统 | 第27-37页 |
3.1 小波编解码系统总体方案 | 第27-29页 |
3.1.1 硬件编码器 | 第28页 |
3.1.2 硬件解码器 | 第28-29页 |
3.1.3 软件解码器 | 第29页 |
3.2 ADV601/611芯片介绍及比较 | 第29-31页 |
3.3 小波软解码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第31-36页 |
3.3.1 解码系统设想及要实现的功能 | 第31-34页 |
3.3.2 具体实现步骤综述 | 第34-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小波解码系统各部分原理及实现 | 第37-64页 |
4.1 引言 | 第37-40页 |
4.2 Huffman编码和游程编码 | 第40-46页 |
4.2.1 Huffman编码原理 | 第41-44页 |
4.2.2 游程编码 | 第44-46页 |
4.2.3 实现 | 第46页 |
4.3 自适应量化的逆变换 | 第46-47页 |
4.3.1 原理 | 第46-47页 |
4.3.2 实现 | 第47页 |
4.4 小波及子带的逆变换 | 第47-52页 |
4.4.1 小波编码原理 | 第48-51页 |
4.4.2 子带编码原理 | 第51页 |
4.4.3 实现 | 第51-52页 |
4.5 YUV及RGB格式 | 第52-55页 |
4.5.1 YUV格式 | 第52-53页 |
4.5.2 RGB格式 | 第53页 |
4.5.3 实现 | 第53-55页 |
4.6 播放 | 第55-63页 |
4.6.1 直接写显存播放法 | 第55-59页 |
4.6.2 DirectDraw播放法 | 第59-62页 |
4.6.3 实现 | 第62-6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基于小波变换的视频压缩/解压缩方案与其它视频压缩标准的比较 | 第64-73页 |
5.1 视频压缩标准 | 第64-69页 |
5.1.1 H.261/H.263视频标准 | 第64页 |
5.1.2 MPEG-1/MPEG-2/MPEG-4视频标准 | 第64-69页 |
5.2 数字图像压缩算法性能的评判 | 第69-70页 |
5.3 与其它视频压缩标准的比较 | 第70-71页 |
5.3.1 传输速率 | 第70-71页 |
5.3.2 压缩比 | 第71页 |
5.3.3 SNR | 第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