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5页 |
| 内容摘要 | 第5-7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一、 公司并购的基本理论问题 | 第8-17页 |
| (一)、 公司并购及美国、英国、中国的立法概况 | 第8-12页 |
| 1、 中文相关概念 | 第8-9页 |
| 2、 英文相关概念 | 第9-10页 |
| 3、 美国、英国的立法概况 | 第10-11页 |
| 4、 中国的立法概况及现状 | 第11-12页 |
| (二)、 公司并购的分类 | 第12-14页 |
| 1、 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 | 第12页 |
| 2、 现金并购、股票并购、综合证券并购和承债并购 | 第12页 |
| 3、 跨国并购和国内并购 | 第12页 |
| 4、 善意收购和敌意收购 | 第12-13页 |
| 5、 公开收购和非公开收购 | 第13页 |
| 6、 强制收购和自由收购 | 第13页 |
| 7、 杠杆收购和非杠杆收购 | 第13-14页 |
| (三)、 公司并购的支付方式 | 第14-17页 |
| 1、 以现金为支付方式 | 第14页 |
| 2、 以股票为支付方式 | 第14-16页 |
| 3、 以综合证券为支付方式 | 第16页 |
| 4、 承担债权债务方式 | 第16-17页 |
| 二、 公司并购的基本内容 | 第17-25页 |
| (一)、 公司合并 | 第17-19页 |
| 1、 公司合并的法律性质 | 第17-18页 |
| 2、 公司合并的法律程序 | 第18页 |
| 3、 公司合并的法律效果 | 第18-19页 |
| 4、 公司合并的法律救济 | 第19页 |
| (二)、 资产收购 | 第19-20页 |
| 1、 资产收购的法律效果 | 第19-20页 |
| 2、 资产收购的法律救济 | 第20页 |
| (三)、 股权收购 | 第20-24页 |
| 1、 股权收购的法律效果 | 第20页 |
| 2、 上市公司收购 | 第20-21页 |
| 3、 公开收购要约制度 | 第21-24页 |
| (四)、 公司合并、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的比较 | 第24-25页 |
| 1、 公司合并、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的法律比较 | 第24-25页 |
| 2、 公司合并、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的经济比较 | 第25页 |
| 3、 公司合并、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的三者联系 | 第25页 |
| 三、 公司并购中各方主体利益的法律保护 | 第25-36页 |
| (一)、 公司并购中股东利益的法律保护 | 第25-36页 |
| 1、 公司并购中股东利益的保护制度 | 第25页 |
| (1)、 公司并购中董事信义义务 | 第25-26页 |
| (2)、 公司并购中股东决议制度 | 第26-28页 |
| (3)、 小股东保护制度 | 第28-30页 |
| (二) 公司并购中债权人利益的法律 | 第30-32页 |
| 1、 公司合并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 第30-31页 |
| 2、 资产收购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 第31页 |
| 3、 股权收购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 第31页 |
| 4、 我国公司并购中债权人保护程序制度的现状和完善 | 第31-32页 |
| (三) 公司并购中雇员利益的保护 | 第32-34页 |
| 1、 公司合并中雇员利益的保护 | 第32-33页 |
| 2、 资产收购中雇员利益的保护 | 第33页 |
| 3、 股权收购中雇员利益的保护 | 第33页 |
| 4、 我国公司并购中职工利益保护制度的完善 | 第33-34页 |
| (四) 公司并购中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以反垄断法为中心 | 第34-36页 |
| 1、 公司并购中反垄断规制的理由 | 第34页 |
| 2、 公司并购中反垄断规制的主要内容 | 第34-35页 |
| 3、 公司并购中反垄断规制的完善 | 第35-36页 |
| 四、 健全我国公司并购法律制度的构想 | 第36-43页 |
| (一)、 我国企业并购中存在的问题 | 第36-39页 |
| 1、 企业并购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6-38页 |
| 2、 企业并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38-39页 |
| (二)、 健全我国公司并购法律制度的构想 | 第39-43页 |
| 1、 我国公司并购法的基本原则 | 第40页 |
| 2、 我国公司并购法律体系的基本架构 | 第40-43页 |
| 结论 | 第43-44页 |
| 参考资料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