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7页 |
第1章 创业板市场与会计信息披露 | 第7-29页 |
1.1 创业板市场概述 | 第7-16页 |
1.1.1 创业板市场的定义及特点 | 第7-8页 |
1.1.2 海外主要创业板市场简介 | 第8-12页 |
1.1.3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历程及其与主板市场的比较 | 第12-16页 |
1.2 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 第16-27页 |
1.2.1 会计信息披露的经济学思考 | 第17-19页 |
1.2.2 会计信息披露的适度管制论 | 第19-22页 |
1.2.3 有效市场假设(EMH)与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 第22-24页 |
1.2.4 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嬗变 | 第24-27页 |
1.3 创业板市场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冲击 | 第27-29页 |
1.3.1 会计信息披露对创业板市场的重大意义 | 第27页 |
1.3.2 创业板市场对会计信息披露革新的要求 | 第27-29页 |
第2章 创业板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的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 第29-63页 |
2.1 创业板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的国际比较 | 第29-47页 |
2.1.1 海外创业板市场会计信息披露供求分析 | 第29-33页 |
2.1.2 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借鉴 | 第33-42页 |
2.1.3 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规范比较及其启示 | 第42-47页 |
2.2 创业板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国际比较 | 第47-63页 |
2.2.1 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理念的比较 | 第47-48页 |
2.2.2 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模式的比较 | 第48-49页 |
2.2.3 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方法的比较 | 第49-56页 |
2.2.4 对我国创业板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启示 | 第56-63页 |
第3章 我国创业板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构想 | 第63-75页 |
3.1 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规定 | 第63-65页 |
3.2 财务报告体系的改进 | 第65-72页 |
3.2.1 主体财务报告 | 第67-68页 |
3.2.2 辅助财务报告 | 第68-71页 |
3.2.3 其他财务报告 | 第71-72页 |
3.2.4 财务报告模式——同步财务报告系统 | 第72页 |
3.3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构造 | 第72-75页 |
第4章 我国创业板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对策与建议 | 第75-88页 |
4.1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监管理念 | 第75-76页 |
4.1.1 创业板市场监管的指导思想 | 第75页 |
4.1.2 创业板市场监管的原则 | 第75-76页 |
4.2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监管模式 | 第76-78页 |
4.2.1 创业板市场监管的主体 | 第76-77页 |
4.2.2 创业板市场监管的对象与内容 | 第77页 |
4.2.3 创业板市场的监管体系 | 第77-78页 |
4.3 我国创业板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对策与建议 | 第78-88页 |
4.3.1 优化上市公司外部环境 | 第78-84页 |
4.3.2 加强上市公司内部建设 | 第84-88页 |
结束语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