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的概述 | 第10页 |
| ·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的结构特征 | 第10-12页 |
| ·波形钢腹板 | 第11页 |
| ·体外预应力 | 第11页 |
| ·波形钢腹板与混凝土顶底板的结合(剪切连接件) | 第11-12页 |
| ·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国外的研究情况 | 第12-13页 |
| ·国内的研究情况 | 第13-14页 |
| ·箱梁剪力滞效应与有效分布宽度 | 第14-15页 |
| ·国内外在剪力滞效应问题上的研究理论方法 | 第15-18页 |
| ·卡曼理论 | 第15页 |
| ·弹性理论解法 | 第15-16页 |
| ·能量变分法 | 第16-17页 |
| ·比拟杆法 | 第17-18页 |
| ·数值计算法 | 第18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 第2章 波形钢腹板箱梁剪力滞效应的能量变分法 | 第20-32页 |
| ·变分法基本假定 | 第20-21页 |
| ·变分法基本方程的推导 | 第21-27页 |
| ·变分法基本方程的求解 | 第27-31页 |
| ·承受集中荷载的简支梁 | 第27-29页 |
| ·承受均布荷载的简支梁 | 第29-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3章 波形钢腹板箱梁剪力滞效应的比拟杆法 | 第32-43页 |
| ·基本假定与求解思路 | 第32-33页 |
| ·微分方程组的建立与求解 | 第33-36页 |
| ·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三杆比拟法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 第36-41页 |
| ·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的三杆比拟法面积分配 | 第36-37页 |
| ·压弯荷载共同作用下三杆比拟法微分方程的建立 | 第37-38页 |
| ·压弯荷载共同作用下剪力滞的三杆比拟法求解 | 第38-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 第4章 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的试验研究 | 第43-58页 |
| ·试验模型 | 第43-48页 |
| ·模型概况 | 第43-48页 |
| ·测点布置 | 第48页 |
| ·加载方案 | 第48-49页 |
| ·跨中集中荷载加载工况 | 第48页 |
| ·三分点对称加载工况 | 第48-49页 |
| ·均布荷载加载工况 | 第49页 |
| ·试验结果 | 第49-56页 |
| ·“拟平截面假定”的验证 | 第50-52页 |
| ·波形钢腹板的剪应力分布 | 第52-53页 |
| ·顶底板正应力分布 | 第53-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5章 波形钢腹板箱梁剪力滞效应的有限元分析 | 第58-65页 |
| ·概述 | 第58页 |
| ·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58-59页 |
| ·有限元计算结果 | 第59-61页 |
| ·简支梁跨中集中荷载工况下应力计算 | 第59-60页 |
| ·简支梁均布荷载工况下应力计算 | 第60页 |
| ·简支梁三分点对称荷载工况下应力计算 | 第60-61页 |
| ·理论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有限元分析的比较分析 | 第61-64页 |
| ·跨中集中荷载作用下 | 第61-63页 |
| ·均布荷载作用下 | 第63-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6章 影响波形钢腹板箱梁剪力滞效应的因素分析及相关建议 | 第65-85页 |
| ·剪力滞效应的因素分析 | 第65-77页 |
| ·宽跨比对剪力滞的影响(B/L) | 第66-67页 |
| ·梁高对剪力滞的影响(H) | 第67-69页 |
| ·混凝土板厚对剪力滞的影响(D) | 第69-70页 |
| ·横隔板对剪力滞的影响 | 第70-73页 |
| ·纵向预应力对剪力滞的影响 | 第73-74页 |
| ·波高对剪力滞的影响(h) | 第74-77页 |
| ·集中荷载作用下剪力滞效应的作用范围分析 | 第77-78页 |
| ·简支梁剪滞效应纵向变化规律 | 第78-81页 |
| ·顶底板正应力沿梁纵向的变化 | 第78-80页 |
| ·顶底板剪滞效应沿梁纵向的变化 | 第80-81页 |
| ·结构体系对简支梁剪滞效应的影响规律 | 第81-83页 |
| ·改善波形钢腹板箱梁纵向受力性能的建议 | 第83-85页 |
| 第7章 波形钢腹板箱梁有效分布宽度的计算 | 第85-89页 |
| ·各国规范对于有效分布宽度的计算 | 第85-87页 |
| ·波形钢腹板箱梁有效分布宽度的计算 | 第87-89页 |
| 结论 | 第89-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