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弧及过电压保护装置的研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6页 |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概况 | 第10-11页 |
·小电流接地系统综合评价 | 第11-12页 |
·电力系统过电压的危害 | 第12-14页 |
·国内外消弧措施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 第14-16页 |
·解决方案 | 第16页 |
·课题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非有效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分析 | 第18-27页 |
·配电网线路对地分布电容及电容电流估算 | 第18页 |
·单相接地故障电压、电流特征分析 | 第18-21页 |
·单相接地故障电压分析 | 第18-20页 |
·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分析 | 第20-21页 |
·Matlab仿真分析 | 第21-26页 |
·仿真工具Matlab/Simulink简介 | 第21页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21-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消弧及过电压保护装置的设计 | 第27-44页 |
·设计思想及硬件框图 | 第27-29页 |
·消除弧光接地新方法的探讨 | 第27-28页 |
·主回路设计 | 第28-29页 |
·数字化测量与控制单元 | 第29-37页 |
·微处理器的选择 | 第30-31页 |
·测量电路 | 第31-35页 |
·输出电路 | 第35-36页 |
·按键、显示及报警电路设计 | 第36-37页 |
·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 第37-40页 |
·RS-232微机通信接口设计 | 第37-38页 |
·RS-485微机通信接口设计 | 第38-39页 |
·CAN总线 | 第39-40页 |
·面板设计 | 第40-41页 |
·铁磁谐振消除措施 | 第41-42页 |
·硬件系统可靠性分析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消弧装置的软件设计 | 第44-53页 |
·软件设计的主要任务 | 第44页 |
·主程序设计 | 第44-46页 |
·子程序 | 第46-50页 |
·A/D采样程序 | 第46页 |
·键盘程序 | 第46-47页 |
·显示程序 | 第47页 |
·故障判断程序模块 | 第47-50页 |
·离散傅立叶变换分析方法 | 第50-51页 |
·上位机设计 | 第51-52页 |
·软件抗干扰措施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消弧装置试验分析 | 第53-61页 |
·模拟实验 | 第53-54页 |
·数字化测量与控制单元动作试验 | 第54-59页 |
·消弧装置与选线保护的配合 | 第59-60页 |
·选线保护 | 第59页 |
·现有选线方法分析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