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MI技术的时滞系统稳定性分析与综合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时滞系统的稳定性研究 | 第13-18页 |
·时滞依赖条件的时域研究方法回顾 | 第14-17页 |
·时滞依赖条件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时滞神经网络的稳定性 | 第18-20页 |
·几个主要的神经网络模型 | 第18-19页 |
·时滞神经网络的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网络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综合 | 第20-23页 |
·具有时延及丢包的网络控制系统 | 第21-22页 |
·网络控制系统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方法 | 第22页 |
·具有量化的网络控制系统设计 | 第22-23页 |
·网络控制系统的多包传输 | 第23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3-25页 |
第二章 预备知识 | 第25-31页 |
·符号约定 | 第25页 |
·H_∞性能指标 | 第25-26页 |
·时滞系统稳定性的一般理论 | 第26-29页 |
·基本概念 | 第26-27页 |
·Razumikhin稳定性定理 | 第27-28页 |
·Krasovskii稳定性定理 | 第28-29页 |
·常用的引理和定理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时滞连续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第31-57页 |
·引言 | 第31-32页 |
·问题描述 | 第32-33页 |
·新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33-48页 |
·Jensen积分不等式方法 | 第33-38页 |
·时滞分解方法 | 第38-48页 |
·与已有结果的比较 | 第48-51页 |
·时变结构不确定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分析 | 第51-53页 |
·仿真算例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第四章 时变时滞离散线性系统的稳定性 | 第57-75页 |
·引言 | 第57页 |
·系统描述 | 第57-59页 |
·主要结果 | 第59-65页 |
·Jensen不等式方法 | 第59-62页 |
·时滞分解方法 | 第62-65页 |
·与已有结果的比较 | 第65-70页 |
·不确定离散系统的鲁棒稳定性 | 第70-71页 |
·仿真算例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第五章 时滞神经网络的稳定性分析 | 第75-103页 |
·引言 | 第75页 |
·问题描述 | 第75-78页 |
·时变时滞连续神经网络的稳定性 | 第78-94页 |
·新的稳定性判据 | 第78-82页 |
·进一步改进的结果 | 第82-85页 |
·与已有结果的比较 | 第85-90页 |
·常时滞连续神经网络的稳定性 | 第90-94页 |
·时变时滞离散神经网络的稳定性 | 第94-97页 |
·仿真算例 | 第97-101页 |
·结论 | 第101-103页 |
第六章 网络控制系统的H_∞控制器设计 | 第103-125页 |
·引言 | 第103-104页 |
·系统建模与问题描述 | 第104-108页 |
·H_∞性能分析 | 第108-114页 |
·H_∞控制器设计 | 第114-119页 |
·仿真算例 | 第119-124页 |
·结论 | 第124-125页 |
第七章 多包传输网络控制系统分析与综合 | 第125-143页 |
·引言 | 第125页 |
·系统建模与问题描述 | 第125-130页 |
·稳定性分析 | 第130-136页 |
·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 | 第136-139页 |
·仿真算例 | 第139-142页 |
·结论 | 第142-143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43-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59页 |
致谢 | 第159-16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161-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