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2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1-12页 |
第2章 船舶电站远程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12-27页 |
·单片机的选型 | 第13-22页 |
·dsPIC30F4011单片机 | 第14-15页 |
·编程模型 | 第15-16页 |
·程序地址空间 | 第16页 |
·数据地址空间 | 第16-18页 |
·地址发生器单元 | 第18-19页 |
·中断 | 第19-22页 |
·网络接口控制芯片RTL8019AS | 第22-27页 |
·RTL8019AS芯片概述 | 第22页 |
·芯片引脚结构 | 第22-23页 |
·RTL8019AS的内部结构 | 第23-27页 |
第3章 船舶电站远程监测系统硬件的设计 | 第27-34页 |
·dsPIC30F4011外围电路设计 | 第27-29页 |
·串口通信 | 第29-31页 |
·RS232串行口介绍 | 第29-30页 |
·通用异步收发器UART | 第30页 |
·原理图设计 | 第30-31页 |
·RTL8019AS外围电路设计 | 第31-34页 |
第4章 以太网驱动芯片RTL8019AS的软件编程 | 第34-42页 |
·RTL8019AS的DMA操作 | 第34-36页 |
·软件的编译 | 第36-42页 |
·RTL8019AS的软件操作 | 第36-37页 |
·以太网驱动程序的编写 | 第37-42页 |
第5章 TCP/IP协议 | 第42-49页 |
·TCP/IP协议的分层 | 第42-47页 |
·链路层 | 第42-44页 |
·网络层 | 第44-45页 |
·传输层 | 第45-47页 |
·应用层 | 第47页 |
·TCP/IP协议的封装与分用 | 第47-49页 |
·以太网简介 | 第47-48页 |
·TCP/IP协议的封装 | 第48页 |
·协议的分用 | 第48-49页 |
第6章 TCP/IP协议的实现 | 第49-75页 |
·ARP协议实现 | 第49-53页 |
·IP协议的实现 | 第53-60页 |
·ICMP协议的实现 | 第60-61页 |
·UDP协议的实现 | 第61-68页 |
·UDP的数据结构 | 第61-62页 |
·UDP的主要函数 | 第62-68页 |
·TCP协议的实现 | 第68-75页 |
·TCP报文的数据结构 | 第68-71页 |
·TCP协议的连接与实现 | 第71-72页 |
·TCP协议的功能实现 | 第72-75页 |
第7章 网络测试 | 第75-78页 |
·ping命令的测试 | 第75页 |
·简单的TCP测试 | 第75-76页 |
·系统监测界面 | 第76-78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