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钝齿棒杆菌产L-精氨酸供氧策略优化的初步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L-精氨酸生物学意义及其应用第7-8页
     ·L-精氨酸的生物学意义第7页
     ·L-精氨酸的用途第7-8页
   ·L-精氨酸生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8-9页
     ·L-精氨酸在传统诱变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第8-9页
     ·L-精氨酸在代谢工程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第9页
   ·代谢工程与代谢流量分析第9-10页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研究进展第10-11页
   ·本课题的立题意义与研究内容第11-13页
     ·立题意义第11-12页
     ·立题内容第12-13页
第二章 基于代谢流量分析的两步法供氧策略的提出第13-25页
   ·引言第13页
   ·材料与方法第13-16页
     ·菌种第13页
     ·培养基第13-14页
     ·主要试剂第14页
     ·培养方法第14页
     ·分析方法第14页
     ·代谢流量计算方法第14-16页
   ·结果与讨论第16-23页
     ·供氧控制模式对L-精氨酸发酵过程的影响第16-18页
     ·不同供氧模式对C. crenatum SYPA5-5 代谢流量分布的影响第18-19页
     ·基于代谢流量分析的新的供氧策略的提出及验证第19-23页
   ·本章小结第23-25页
第三章 钝齿棒杆菌遗传表达体系的构建及初步评价第25-37页
   ·引言第25页
   ·材料与方法第25-31页
     ·实验材料第25-27页
     ·实验方法第27-31页
   ·结果与讨论第31-36页
     ·重组质粒的构建第31-34页
     ·钝齿棒杆菌的转化以及转化子的验证第34页
     ·启动子强度的测定第34-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B 在大肠杆菌和钝齿棒杆菌中的克隆与表达第37-49页
   ·引言第37页
   ·材料与方法第37-41页
     ·实验材料第37-39页
     ·实验方法第39-41页
   ·结果与讨论第41-48页
     ·重组质粒pET28a-vgb 的构建及转化第41-42页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的纯化及纯化蛋白的光谱学活性检测第42-44页
     ·重组质粒pJC1-tac-vgb 的构建及转化第44-45页
     ·重组钝齿棒杆菌SYPA5-5( pJC1-tac-vgb)的构建、筛选及鉴定第45页
     ·重组大肠杆菌JM109(pJC1-tac-vgb)和重组钝齿棒杆菌SYPA5-5(pJC1-tac-vgb)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的光谱学活性检测第45-48页
     ·钝齿棒杆菌重组株与钝齿棒杆菌出发株的发酵特性比较第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结论与展望第49-51页
 结论第49页
 展望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附录第56-60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唾液酸和唾液酸提取工艺的研究
下一篇:木糖产乙醇酵母的筛选及分子生物学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