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监事会制度理论基础 | 第11-15页 |
第一节 监事会制度的基本概念 | 第11-12页 |
第二节 代理成本理论 | 第12-13页 |
第三节 分权制衡理论 | 第13-14页 |
第四节 公司监事会监督权的行使以出资者所有权为基础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各国代表性监事会制度及分析 | 第15-24页 |
第一节 美国外部监督机制——独立董事制度 | 第15-17页 |
第二节 德国内部监督机制 | 第17-20页 |
第三节 日本内部监督机制 | 第20-22页 |
第四节 法国内部监督机制 | 第22-23页 |
第五节 各国监督机制之比较分析 | 第23-24页 |
第三章 上市公司监事会的现状和新公司法改革 | 第24-32页 |
第一节 我国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现状 | 第24-26页 |
第二节 中国监事会制度虚化的原因分析 | 第26-29页 |
一、历史援引监事会制度的断层 | 第26-27页 |
二、监事会制度设计上的缺陷 | 第27-28页 |
三、中国特殊体制造成的缺陷 | 第28-29页 |
第三节 新《公司法》对于监事会制度的改革 | 第29-32页 |
第四章 完善监事会制度需处理的几个关系 | 第32-40页 |
第一节 监事会制度与独立董事制度 | 第32-35页 |
一、中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确认 | 第32-33页 |
二、中国独立董事制度现状和问题 | 第33-35页 |
第二节 监事会制度与职工民主管理 | 第35-37页 |
第三节 监事选任与激励机制 | 第37-40页 |
一、监事的选任机制 | 第37-38页 |
二、监事的激励机制 | 第38页 |
三、完善监事会股东成员的激励机制 | 第38-40页 |
第五章 加强上市公司独立性,构建适合中国的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 | 第40-49页 |
第一节 确立独立监事制度 | 第40-46页 |
一、独立董事在中国的否定 | 第40-42页 |
二、在上市公司监事会中设立独立监事 | 第42-43页 |
三、独立监事制度具体制度设计 | 第43-45页 |
四、独立监事制度的作用 | 第45-46页 |
第二节 加强上市公司监事会独立性的其他措施----兼评《上市公司监管条例》征求意见稿 | 第46-49页 |
一、进一步推行监事会差额选举制度 | 第47-48页 |
二、理清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与监事的关系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感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