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前言 | 第7-9页 |
一、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直接理论前提 | 第9-16页 |
(一) 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探析 | 第9-12页 |
(二) 萨伊、穆勒等人的分工理论探析 | 第12-13页 |
(三) 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分工理论的批判继承 | 第13-16页 |
二、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内容 | 第16-34页 |
(一) 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基本特征 | 第16-17页 |
(二) 马克思分工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17-24页 |
1、马克思分工理论与其异化理论 | 第17-20页 |
2、马克思分工理论与其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 | 第20-22页 |
3、马克思分工理论与其阶级、国家理论 | 第22-23页 |
4、马克思分工理论与其世界历史理论 | 第23-24页 |
(三) 马克思分工理论在其唯物史观中的地位 | 第24-34页 |
1、初探分工:《手稿》中唯物史观初显 | 第25-28页 |
2、逻辑转换:《形态》中唯物史观成熟 | 第28-34页 |
三、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当代价值 | 第34-38页 |
(一) 马克思分工理论拓展了科学认识经济全球化现象的视域 | 第34-36页 |
(二) 马克思分工理论为第三世界谋求国际新秩序提供了启示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后记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