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锇配合物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的量子理论研究

提要第1-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22页
   ·光化学与发光材料第10-12页
     ·光化学概述第10-11页
     ·发光材料的发展第11-12页
   ·锇配合物的发光材料第12-16页
   ·理论探索第16-19页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第19-22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第22-68页
   ·分子轨道理论第23-28页
     ·Hartree-Fock-Roothaan 方程第24-25页
     ·自洽场迭代第25-28页
   ·电子相关作用第28-36页
     ·组态相互作用第29-32页
     ·微扰理论第32-36页
   ·密度泛函理论第36-38页
   ·电子激发态理论第38-41页
   ·重原子相对论效应第41-45页
     ·赝势从头算方法第41-43页
     ·相对论效应第43-44页
     ·基组的选择第44-45页
   ·电子光谱理论第45-57页
     ·几个重要的光化学定律第46-49页
     ·电子跃迁的选择定则第49-53页
     ·发光原理第53-57页
   ·溶剂化效应第57-65页
     ·溶剂化效应研究的基本思想第57-58页
     ·溶剂化效应的反应场模型第58-64页
     ·溶剂对配合物发光的影响第64-65页
   ·前线轨道理论(FMO)第65-68页
     ·前线轨道理论概述第65页
     ·光化学反应的前线轨道理论第65-68页
第三章 联吡啶OS(II)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第68-91页
   ·引言第68-71页
   ·计算方法第71-73页
   ·结果和讨论第73-90页
     ·基态和激发态结构第73-76页
     ·吸收光谱第76-85页
     ·取代基效应对吸收光谱的影响第85-86页
     ·发射光谱第86-90页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四章 系列二亚胺OS(II)配合物[OS(L)2(CN)2(PHEN)] (L=PH3; DMSO, PHEN=1,10-邻二氮杂菲)及[OS(PH3)2(PHEN)BR2]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第91-110页
   ·引言第91-94页
   ·计算方法第94-95页
   ·结果和讨论第95-109页
     ·基态和激发态结构第95-97页
     ·吸收光谱第97-103页
     ·发射光谱第103-105页
     ·配体对吸收和发射光谱的影响第105-107页
     ·溶剂化效应对发射性质的影响第107-109页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第五章 吡啶-三唑基OS(Ⅱ)配合物的激发态和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第110-135页
   ·引言第110-113页
   ·计算方法第113-114页
   ·结果和讨论第114-133页
     ·基态和激发态几何结构第114-118页
     ·吸收光谱第118-127页
     ·磷光发射光谱第127-130页
     ·取代基效应对吸收和磷光发射的影响第130-133页
   ·结论第133-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66页
摘要第166-171页
ABSTRACT第171-17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77-178页
致谢第178页

论文共1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效能和选择性以及查尔酮合酶的催化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下一篇:基于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制备有序功能纳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