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桩锤气液联合驱动系统关键部件结构设计及动态过程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 ·液压打桩锤的结构特点和工作机理 | 第8-13页 |
| ·液压打桩锤的结构特点 | 第8-9页 |
| ·液压打桩锤的基本油路和工作机理 | 第9-13页 |
| ·液压打桩锤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3-15页 |
| ·国内外液压打桩锤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液压打桩锤的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 ·液压打桩锤的优点 | 第15页 |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5-16页 |
| ·选题的背景 | 第15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15-16页 |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打桩锤气液联合驱动系统关键结构的研究 | 第18-44页 |
| ·气液联合驱动打桩锤液压油路分析 | 第18-23页 |
| ·气液联合驱动打桩锤油路及其原理分析 | 第18-21页 |
| ·新型液压锤的特点分析 | 第21-23页 |
| ·液压缸缓冲装置的研究 | 第23-29页 |
| ·脱桩问题发生的原因及后果 | 第23页 |
| ·液压缸缓冲方案的研究 | 第23-29页 |
| ·液压打桩锤液压油路主要元件的分析及优化 | 第29-43页 |
| ·新型主控阀的结构及优化 | 第29-37页 |
| ·液压缸缓冲装置的优化设计 | 第37-40页 |
| ·蓄能器参数的计算 | 第40-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三章 液压打桩锤模型研究及动态分析 | 第44-66页 |
| ·液压油路主要元件模型的建立 | 第44-51页 |
| ·AMESIM软件介绍 | 第44-45页 |
| ·插装阀模型的建立及理论依据 | 第45-47页 |
| ·主控阀模型的研究 | 第47-49页 |
| ·液压缸模型的建立 | 第49-51页 |
| ·液压打桩锤油路主要元件动态特性研究 | 第51-61页 |
| ·液压缸缓冲过程动态特性的研究 | 第51-56页 |
| ·插装阀特性的分析及仿真研究 | 第56-61页 |
| ·桩锤模型的研究 | 第61-65页 |
| ·碰撞力模型的分析 | 第61-62页 |
| ·桩锤数学模型的研究 | 第62-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四章 液压打桩锤工作过程的综合仿真研究 | 第66-79页 |
| ·基于AMESim液压打桩锤整体建模 | 第66页 |
| ·正常工作过程的仿真研究 | 第66-74页 |
| ·系统参数的确定 | 第66-68页 |
| ·液压打桩锤正常工作时的仿真研究 | 第68-74页 |
| ·脱桩保护过程的仿真分析 | 第74-76页 |
| ·脱桩保护过程的介绍 | 第74页 |
| ·液压脱桩保护过程的仿真分析 | 第74-76页 |
| ·桩锤冲击过程的仿真分析 | 第76-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 第五章 液压打桩锤实验研究 | 第79-89页 |
| ·液压打桩锤测试实验方案 | 第79-82页 |
| ·实验目的 | 第79页 |
| ·实验研究内容 | 第79页 |
| ·实验设备及原理 | 第79-82页 |
|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82-88页 |
| ·不同控制压力时主控阀换向压力的实验测试 | 第82-83页 |
| ·不同氮气初始压力时的打桩实验测试 | 第83-84页 |
| ·不同氮气最终压力时的打桩实验测试 | 第84-86页 |
| ·气压间接测试法的打桩实验测试 | 第86-88页 |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9-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 致谢 | 第95-96页 |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