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论文

临淄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构建问题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引言第11-23页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8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6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相关理论基础第18-20页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第18页
     ·社会弱者论第18-19页
     ·福利经济学第19页
     ·公平与效率第19页
     ·市场与政府的互动第19-20页
   ·本文的研究方法、内容框架及技术路线第20-21页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第20-21页
     ·本文内容的框架结构第21页
     ·技术路线第21页
   ·主要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之处第21-23页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21-22页
     ·存在的不足第22-23页
2 贫困与社会救助概述第23-28页
   ·贫困概述第23-24页
   ·社会救助概述第24-28页
     ·社会救助的内涵和外延第24页
     ·社会救助与社会救济第24-25页
     ·社会救助对缓解贫困的作用第25页
     ·我国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第25-28页
3 临淄区困难群体的基本情况及产生原因第28-32页
   ·临淄区困难群体的基本情况第28-29页
     ·低收入群体的总体分布和个体特征。第28页
     ·半数以上家庭享受低保待遇时间超过2年。第28-29页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分别为246元/月和1000元年。第29页
     ·城市低保家庭就业人口少,负担系数高。第29页
   ·临淄区困难群体产生的原因第29-32页
     ·经济结构因素第29-30页
     ·文化教育素质因素第30页
     ·社会体制因素第30页
     ·供给与有效需求之间的矛盾第30-32页
4 临淄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历程及现状第32-47页
   ·临淄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历程第32页
   ·临淄区城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现状第32-37页
     ·城市社会救助的机构设置及职能分工第32-33页
     ·城市社会救助体系运作方式第33-35页
     ·城市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及实施第35-37页
   ·临淄区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现状第37-42页
     ·农村社会救助机构设置及职能分工第37页
     ·农村社会救助体系运作方式第37-40页
     ·临淄区农村社会救助现状第40-42页
   ·临淄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运作效果分析第42-47页
     ·不同救助主体职能作用发挥程度第42-43页
     ·决策与监管效率第43-44页
     ·促进就业政策,开发式扶贫政策成为社会救助机制的有力补充第44页
     ·社会救助资源保障及优化配置效果第44-45页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第45-47页
5 临淄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第47-54页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法制化与规范化问题第47-48页
   ·社会救助资源筹措及配置的效率与公平问题第48-50页
   ·救助需求与供给的结构性矛盾问题第50页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城乡统筹问题第50-51页
   ·救助范围的有限与专项救助的缺失问题第51-54页
6 构建临淄区新型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的对策与建议第54-68页
   ·新型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的内涵和特点第54页
   ·新旧社会救助体系的比较第54-57页
     ·设计理念上的创新第55页
     ·制度安排上的创新第55-56页
     ·政策措施上的创新第56页
     ·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上的创新第56-57页
   ·构建临淄区新型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的对策与建议第57-66页
     ·打造“责任明晰、网络健全”的社会救助体制第57-59页
     ·创建“对象明确、资金保证”的社会救助机制第59-60页
     ·构建“内容全面、层次分明”的社会救助框架第60-62页
     ·构筑“制度统一、标准科学”的社会救助系统第62-63页
     ·构架“程序规范、管理先进”的社会救助平台第63-64页
     ·健全“法制完备、监督有力”的社会救助监督网络第64-66页
   ·总体规划、整体设计,构筑临淄区完整的社会救助政策体系框架第66-68页
7 结束语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莱芜市生态修复工程区不同植物群落结构与生长动态
下一篇:基于产权改革为核心视角的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