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进展 | 第12-13页 |
·植物群落生态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2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 第15-17页 |
·项目概况 | 第15页 |
·项目区概况 | 第15-17页 |
·地理位置 | 第15页 |
·地质地貌 | 第15页 |
·水文气象 | 第15-16页 |
·土壤植被 | 第16页 |
·社会经济 | 第16页 |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 | 第16-17页 |
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22页 |
·植被状况监测 | 第17-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2-54页 |
·生态修复类型区划分 | 第22-24页 |
·植被变化与分析 | 第24-53页 |
·植被覆盖度分析 | 第24-27页 |
·植被生长量分析 | 第27-37页 |
·植物多样性及植被演替 | 第37-53页 |
·植被变化监测与分析总结 | 第53-54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54-58页 |
·生态修复区林草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植物群落盖度(郁闭度)增加 | 第54-55页 |
·生态修复区植被生长状况明显改善,生物(生长)量显著提高 | 第55-56页 |
·生态修复区域植物群落类型明显增加 | 第56页 |
·生态修复工程促进区域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 | 第56页 |
·生态修复工程促进了植被的自然演替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