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3页 |
| ·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 ·核糖体DNA 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编码蛋白质的核基因序列在昆虫分子系统学上的应用 | 第10-11页 |
| ·传统分类学的优缺点及分子系统学 | 第11-15页 |
| ·传统分类学方法的优缺点 | 第11-12页 |
| ·分子系统学 | 第12-15页 |
| ·分子系统学的方法论 | 第15-16页 |
| ·研究材料及DNA 序列的选择 | 第15-16页 |
| ·同源DNA 序列的比对 | 第16-18页 |
| ·DNA 序列的比对 | 第16-17页 |
| ·DNA 序列的加权 | 第17-18页 |
| ·构建分子系统树的方法及各树的优缺点 | 第18-21页 |
| ·构建分子系统树的方法 | 第18-19页 |
| ·不同构树方法的优缺点 | 第19-20页 |
| ·进化树的搜索 | 第20页 |
| ·系统发育信号检验 | 第20-21页 |
| ·树系置信度的检验 | 第21页 |
| ·分子进化研究中常用分析软件包 | 第21-22页 |
| ·Clustalx1.83 | 第21-22页 |
| ·MEGA | 第22页 |
| ·DNAman | 第22页 |
| ·PAUP | 第22页 |
| ·论文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3-29页 |
| ·研究材料 | 第23页 |
| ·标本的采集 | 第23页 |
| ·供试标本的来源 | 第23页 |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23-24页 |
| ·主要试剂 | 第23-24页 |
| ·主要仪器 | 第24页 |
| ·分子数据的采集 | 第24-27页 |
| ·分子标记的选择 | 第24页 |
| ·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24-25页 |
| ·凝胶电泳法检测 | 第25-26页 |
| ·PCR 扩增条件优化及反应体系建立 | 第26-27页 |
| ·PCR 扩增体系 | 第27-28页 |
| ·用于PCR 扩增的模板 | 第27页 |
| ·用于PCR 扩增的dNTP | 第27页 |
| ·用于PCR 的缓冲液 | 第27页 |
| ·循环次数 | 第27页 |
| ·PCR 引物浓度 | 第27-28页 |
| ·dNTP 浓度 | 第28页 |
| ·PCR 扩增体系的建立 | 第28页 |
| ·PCR 产物凝胶电泳检测 | 第28页 |
| ·测序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9-34页 |
| ·基因组总DNA 提取,PCR 及序列的测定 | 第29-30页 |
| ·基因组总DNA 提取 | 第29页 |
| ·PCR 扩增条件优化检测结果 | 第29-30页 |
| ·PCR 测序 | 第30页 |
| ·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 第30-34页 |
| ·序列编辑和序列比对结果 | 第30页 |
| ·序列组成分析 | 第30-31页 |
| ·数据组系统发育信号检验 | 第31页 |
| ·系统发育重建 | 第31-34页 |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34-38页 |
| ·试验结论 | 第34-35页 |
| ·核酸序列的分析 | 第34页 |
| ·系统发育树的描述 | 第34-35页 |
| ·属间的系统发育概述 | 第35页 |
| ·种间的系统发育概述 | 第35页 |
| ·讨论 | 第35-36页 |
| ·小型昆虫基因组DNA 提取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 第35-36页 |
| ·PCR 模板参数 | 第36页 |
| ·EF-1a 在盾蚧亚科系统发育关系研究中的有效性 | 第36-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3页 |
| 附录 | 第43-50页 |
| 致谢 | 第50-52页 |
| 作者简介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