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场域中精英关系格局的实证研究--以关中两村为例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31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综述 | 第12-19页 |
| ·现代西方城市“社区权力”研究简述 | 第12-13页 |
| ·中国乡村精英格局的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 ·以往研究的不足 | 第18-19页 |
| ·本文研究设计 | 第19-29页 |
| ·分析工具的”锻造” | 第19-24页 |
| ·核心概念界定 | 第24-26页 |
|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26-29页 |
| ·调查地点介绍 | 第29-31页 |
| ·H 县CT 镇刘庄 | 第29页 |
| ·G 县DM 镇吕塬 | 第29-31页 |
| 第二章 精英主导下的村庄场域型构 | 第31-64页 |
| ·村庄场域结构的定量分析 | 第31-54页 |
| ·刘庄场域结构位置分析 | 第31-47页 |
| ·刘塬场域结构位置分析 | 第47-54页 |
| ·村庄场域中的关系类型分析 | 第54-64页 |
| ·精英之间的关系分析 | 第54-62页 |
| ·精英与大众的关系分析 | 第62-64页 |
| 第三章 精英权力的再生产 | 第64-73页 |
| ·政治精英的策略 | 第65-70页 |
| ·策略一:拓展个人社会关系 | 第65-66页 |
| ·策略二:维持精英集团的内聚 | 第66-67页 |
| ·策略三:积累政治资本 | 第67-68页 |
| ·策略四:传统因素的现代运用 | 第68-70页 |
| ·经济精英的策略 | 第70-71页 |
| ·策略一:人际交往中的“豪爽” | 第70-71页 |
| ·策略二:个人品行的展现 | 第71页 |
| ·社会精英的行为策略 | 第71-72页 |
| ·小结 | 第72-73页 |
| 第四章 村庄精英关系格局与村庄发展 | 第73-79页 |
| ·政治、经济和社会精英的权力分配及其功能领域 | 第73-74页 |
| ·精英关系格局的类型与村庄的发展 | 第74-77页 |
| ·聚合精英格局下的刘庄发展 | 第74-75页 |
| ·离散精英格局下的刘塬发展 | 第75-77页 |
| ·小结:内发的推动力与外发的牵引力 | 第77-79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第79-86页 |
| ·几点总结 | 第79-80页 |
| ·精英/大众的位置与角色 | 第79页 |
| ·多元化的精英利益格局 | 第79-80页 |
| ·精英格局与村庄的自我发展 | 第80页 |
| ·讨论 | 第80-85页 |
| ·精英阶层的发育 | 第80-82页 |
| ·乡村精英的培育 | 第82页 |
| ·建立多赢的村庄场域利益博弈机制 | 第82-84页 |
| ·理顺精英权力关系,构建合理的村庄权力结构 | 第84-85页 |
| ·结束语 | 第85-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 附录 | 第90-91页 |
| 致谢 | 第91-92页 |
| 作者简介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