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中草药制剂的生产论文

化学计量学方法在毛细管电泳与荧光光谱定量分析及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54页
 1.引言第14-15页
 2.重叠信号分辨方法的进展及应用第15-22页
   ·多元校正方法第15-16页
   ·多元分辨方法第16-20页
   ·图形和信号处理方法第20-21页
   ·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的应用进展第21-22页
 3.小波变换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进展第22-29页
   ·小波及小波变换的定义第23-24页
   ·小波分析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简介第24-27页
   ·小波分析在色谱和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第27-29页
 4.化学计量学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第29-35页
   ·分析和解释中药指纹图谱以进行中药质量控制第29-33页
   ·色谱指纹图谱的保留时间漂移校正第33-34页
   ·结合联用仪器用于中药药物中组成成分的分析第34-35页
 5.手性识别的研究进展第35-38页
   ·手性识别的基本概念第35-36页
   ·手性识别方法第36-38页
   ·手性选择剂第38页
 6.研究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内容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54页
第二章 连续小波变换用于毛细管电泳未完全分离化合物的定量测定第54-70页
 1.引言第54-55页
 2.方法与原理第55-57页
 3.实验部分第57-58页
   ·试剂和溶液第57页
   ·仪器第57页
   ·实验步骤第57-58页
   ·数据和软件第58页
 4.结果与讨论第58-67页
   ·模拟数据第58-64页
   ·定量测定足光散中苯甲酸和水杨酸的含量第64-67页
 5.结论第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第三章 结合毛细管电泳、实验设计及连续小波变换方法定量测定手性氨基酸第70-79页
 1.引言第70-71页
 2.方法与原理第71页
 3.实验部分第71-72页
   ·试剂和溶液第71页
   ·仪器第71页
   ·实验步骤第71-72页
   ·数据和软件第72页
 4.结果与讨论第72-77页
 5.结论第77页
 参考文献第77-79页
第四章 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用于分辨毛细管电泳中完全重叠峰第79-91页
 1.引言第79-80页
 2.方法与原理第80-83页
   ·基本概念和解析手段第80-82页
   ·HELP方法的主要步骤第82-83页
 3.实验部分第83页
   ·试剂和溶液第83页
   ·仪器第83页
   ·实验步骤第83页
   ·数据和软件第83页
 4.结果与讨论第83-88页
 5.结论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1页
第五章 荧光光谱法结合人工神经网络用于测定手性色氨酸混合物中对映异构体的组成第91-110页
 1.引言第91-92页
 2.方法与原理第92-98页
   ·人工神经网络第92-95页
   ·主成分分析第95-98页
 3.实验部分第98-100页
   ·试剂和溶液第98页
   ·仪器与实验第98页
   ·数据与软件第98-100页
 4.结果与讨论第100-107页
   ·色氨酸对映异构体组成的预测第100-106页
   ·低摩尔分数范围色氨酸对映异构体组成的测定第106-107页
 5.结论第107-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0页
第六章 荧光光谱法结合遗传算法用于测定手性化合物对映异构体的组成第110-120页
 1.引言第110页
 2.方法与原理第110-113页
 3.实验部分第113-116页
   ·试剂和溶液第113页
   ·仪器与实验第113页
   ·数据与软件第113-116页
 4.结果与讨论第116-118页
   ·色氨酸对映异构体组成的预测第116-117页
   ·低摩尔分数范围色氨酸对映异构体组成的测定第117-118页
 5.结论第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0页
第七章 Correlation optimized warping方法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第120-139页
 1.引言第120-122页
 2.方法与原理第122-128页
   ·相关性优化规整第122-127页
   ·K均值聚类分析第127-128页
 3.实验部分第128-130页
   ·试剂和药材第128页
   ·仪器第128页
   ·实验条件第128-130页
     ·药材溶液的制取第128-129页
     ·色谱条件第129-130页
     ·软件第130页
 4.结果与讨论第130-137页
   ·CASE Ⅰ第136页
   ·CASE Ⅱ第136-137页
 5.结论第137-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39页
第八章 延胡索药材色谱指纹图谱的化学模式识别研究第139-149页
 1.引言第139-140页
 2.方法与原理第140页
 3.实验部分第140-145页
   ·试剂和药材第140页
   ·仪器第140-141页
   ·实验条件第141-145页
   ·软件第145页
 4.结果与讨论第145-147页
   ·色谱条件的选择第145页
     ·样品的识别第145-147页
 5.结论第147页
 参考文献第147-149页
第九章 基于离散小波变换对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的数据压缩第149-163页
 1.引言第149-150页
 2.方法与原理第150-151页
   ·离散小波变换第150页
   ·数据压缩算法第150-151页
 3.实验部分第151页
 4.结果与讨论第151-161页
   ·粉葛色谱指纹图谱第151-159页
   ·延胡索色谱指纹图谱第159-161页
 5.结论第161-162页
 参考文献第162-163页
结论第163-16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完成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64-166页
致谢第166页

论文共1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姜资源化综合利用工艺、机理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彩色显像管用蓝色荧光粉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