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导言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比较研究法 | 第15页 |
·经验总结法 | 第15页 |
·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 第15页 |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第15-16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2 企业慈善捐赠理论 | 第17-21页 |
·企业公民理论 | 第17-19页 |
·慈善投资理论 | 第19-21页 |
3 慈善捐赠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21-24页 |
·慈善捐赠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 | 第21-22页 |
·慈善捐赠有利于拓宽社会保障的筹资渠道 | 第22-23页 |
·慈善捐赠有利于缓冲社会贫富矛盾 | 第23-24页 |
4 我国企业慈善捐赠现实状况 | 第24-32页 |
·企业参与慈善捐赠活动的形式单一 | 第24-25页 |
·企业慈善的捐赠水平较低 | 第25-26页 |
·企业慈善捐赠运作落后 | 第26-27页 |
·企业慈善捐赠策略指向性不强 | 第27-28页 |
·企业慈善捐赠决策驱动被动 | 第28-32页 |
5 我国企业慈善捐赠问题原因分析 | 第32-38页 |
·对企业公民理念的认知程度不足 | 第32-33页 |
·慈善动机的影响 | 第33页 |
·税收政策的作用不明显 | 第33-35页 |
·政府对企业捐赠市场干预过多 | 第35页 |
·我国目前仍处于转型时期,尚未形成良性的慈善文化氛围 | 第35-36页 |
·慈善机构自身建设薄弱 | 第36-38页 |
6 理性推进我国企业慈善捐赠 | 第38-50页 |
·税法的完善与激励功能 | 第38-41页 |
·修改税收减免政策 | 第39页 |
·适时开征遗产税 | 第39-40页 |
·对捐赠主体以多种捐赠选择 | 第40页 |
·扩大有税收优惠的捐赠范围 | 第40页 |
·做好公益性和互益性认定 | 第40-41页 |
·营造良好的社会和制度环境,鼓励支持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发展 | 第41-44页 |
·企业捐赠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引导 | 第41-42页 |
·企业捐赠仍需慈善机构不断加强自身的管理与建设 | 第42-44页 |
·企业捐赠离不开公众的理解与配合 | 第44页 |
·规范发展公益中介机构,培育非营利组织,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 | 第44-46页 |
·建立免税资格审核制度 | 第45页 |
·推行申报制度 | 第45页 |
·建立信息披露制度 | 第45-46页 |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 第46页 |
·企业应从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慈善捐赠活动,实现企业与慈善机构的双赢 | 第46-50页 |
·与企业的经营特点紧密联系起来,捐赠本企业生产的产品作为发展战略的切入点 | 第46-47页 |
·从捐赠本企业所在的社区作为立足点 | 第47-48页 |
·让员工成为慈善活动的主力 | 第48页 |
·让慈善行为成为自食其力的生财工具 | 第48-49页 |
·扩大企业捐赠的范畴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