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 ·甲烷催化氧化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 ·甲烷催化氧化控制NO_x 的机理 | 第9-10页 |
| ·甲烷氧化催化剂的研究情况 | 第10-13页 |
| ·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 | 第10页 |
| ·单一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第10-11页 |
| ·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第11-13页 |
| ·(类)钙钛矿型氧化物催化剂的特性 | 第13-14页 |
| ·表面吸附氧和晶格氧的缺陷和迁移 | 第13页 |
| ·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 第13-14页 |
| ·(类)钙钛矿型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 第14-17页 |
| ·固相法(Solid State Method) | 第14页 |
| ·液相法(Wet Chemical Method) | 第14-17页 |
|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第17-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 ·研究目标 | 第18-19页 |
| 第2章 实验及测试方法 | 第19-25页 |
| ·化学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19-21页 |
| ·表征技术 | 第21-24页 |
| ·X 射线衍射(XRD)技术 | 第21页 |
| ·表面形貌测定技术 | 第21-22页 |
|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22页 |
| ·比表面积(BET)测定技术 | 第22页 |
|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 | 第22-23页 |
| ·氧气程序升温脱附(02-TPD) | 第23-24页 |
|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24-25页 |
| 第3章 La_(2-x)Sr_xCuO_4 (x = 0, 1)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 | 第25-67页 |
| ·水热合成条件和灼烧温度的影响 | 第25-42页 |
| ·主要试剂 | 第25页 |
| ·催化剂制备方法 | 第25-2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6-42页 |
| ·前驱物种类的影响 | 第42-57页 |
| ·主要试剂 | 第42页 |
| ·制备方法 | 第42-4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3-57页 |
|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第57-64页 |
| ·主要试剂 | 第57页 |
| ·制备方法 | 第5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7页 |
| 第4章 YBa_2Cu_3O_7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 | 第67-79页 |
| ·催化剂制备方法 | 第67-68页 |
| ·主要试剂 | 第67页 |
| ·制备方法 | 第67-6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8-77页 |
| ·晶相分析 | 第68-69页 |
| ·表面形貌 | 第69-72页 |
| ·表面氧和铜物种与比表面积 | 第72-74页 |
| ·催化剂的还原性能 | 第74-76页 |
| ·CH_4 催化氧化活性评价 | 第76-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 第88-89页 |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