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水安全系统动力学仿真与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15-16页 |
·研究的科学意义和实践价值 | 第16-17页 |
·水安全研究进展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7-22页 |
·水安全理论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水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水安全有待研究的问题 | 第22页 |
·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 | 第22-24页 |
·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研究技术方法 | 第23-24页 |
第2章 水安全系统分析 | 第24-32页 |
·水安全 | 第24-27页 |
·水安全概念的演进 | 第24-27页 |
·水安全概念的界定 | 第27页 |
·水安全系统 | 第27-32页 |
·水安全系统概念与特征 | 第27-29页 |
·水安全系统结构和功能 | 第29-32页 |
第3章 区域水安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 | 第32-46页 |
·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 | 第32-35页 |
·系统动力学方法 | 第32-33页 |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特点 | 第33-34页 |
·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原则 | 第34页 |
·系统动力学建模的步骤 | 第34-35页 |
·区域水安全系统动力学(SD)仿真模型 | 第35-39页 |
·区域水安全系统的模型结构分析 | 第35-36页 |
·区域水安全系统的反馈回路分析 | 第36-38页 |
·区域水安全SD模型的流图 | 第38-39页 |
·区域水安全系统动力学(SD)仿真模型的特点 | 第39页 |
·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 第39-46页 |
第4章 区域水安全的评价研究 | 第46-58页 |
·区域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第46-49页 |
·区域水安全评价的目标 | 第46页 |
·区域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46-47页 |
·区域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 第47-49页 |
·区域水安全等级评价模型(CN-AM) | 第49-58页 |
·区域水安全评价方法选择 | 第49-52页 |
·区域水安全评价模型(CN-AM)的构建 | 第52-58页 |
第5章 实证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 第58-88页 |
·研究区基本情况 | 第58-62页 |
·自然环境 | 第58-59页 |
·社会经济环境 | 第59-61页 |
·安徽省水安全问题 | 第61-62页 |
·安徽省水安全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62-68页 |
·模型边界及初始状态 | 第62-63页 |
·模型的参数与方程 | 第63-68页 |
·安徽省水安全SD模型仿真和CN-AM模型评价 | 第68-85页 |
·模型的检验 | 第68-69页 |
·模型的方案设计 | 第69-70页 |
·模型的模拟仿真 | 第70-76页 |
·CN-AM评价模型评价结果 | 第76-83页 |
·CN-AM评价模型评价结果分析 | 第83-85页 |
·安徽省水安全发展对策 | 第85-8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8-91页 |
·总结 | 第88-90页 |
·展望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