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芽孢杆菌的诱变选育及酶学特性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致谢 | 第8-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6页 |
·益生菌的产生和发展 | 第15-19页 |
·抗生素的安全问题 | 第15-16页 |
·益生菌的产生和发展 | 第16页 |
·常用的益生菌种类 | 第16-19页 |
·益生菌酶制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第19-24页 |
·纤维素酶益生菌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第20-22页 |
·蛋白酶益生菌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动物益生菌酶制剂的应用机制 | 第23页 |
·益生菌酶制剂当前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益生芽孢杆菌的筛选及鉴定 | 第26-39页 |
·引言 | 第26页 |
·材料 | 第26-29页 |
·菌株来源 | 第26页 |
·培养基 | 第26-27页 |
·试剂 | 第27-28页 |
·仪器 | 第28-29页 |
·方法 | 第29-32页 |
·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 第29页 |
·菌株的筛选 | 第29页 |
·纤维素酶活的测定 | 第29-30页 |
·蛋白酶活的测定 | 第30-31页 |
·胃肠耐受性 | 第31-32页 |
·菌株的鉴定 | 第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7页 |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 | 第32-33页 |
·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 | 第33-34页 |
·胃肠耐受性 | 第34-36页 |
·菌株鉴定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7页 |
·讨论 | 第37-39页 |
第三章 益生芽孢杆菌的诱变选育 | 第39-50页 |
·引言 | 第39页 |
·材料 | 第39页 |
·培养基 | 第39页 |
·试剂及仪器 | 第39页 |
·方法 | 第39-41页 |
·菌株活化 | 第39页 |
·菌株 B1的诱变选育 | 第39-40页 |
·菌株JC12的诱变选育 | 第40页 |
·遗传稳定性检测 | 第40-41页 |
·菌株 B1及其突变株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41页 |
·菌株 JC12及其突变株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41页 |
·胃肠耐受性 | 第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48页 |
·菌株 B1的诱变选育 | 第41-42页 |
·纤维素酶活性诱变菌株筛选 | 第42-43页 |
·菌株 JC12的诱变选育 | 第43-44页 |
·蛋白酶活性诱变菌株筛选 | 第44-45页 |
·突变株酶活的遗传稳定性 | 第45页 |
·菌株生长曲线测定 | 第45-46页 |
·胃肠耐受性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讨论 | 第49-50页 |
第四章 益生芽孢杆菌的酶学特性研究 | 第50-60页 |
·引言 | 第50页 |
·材料 | 第50页 |
·培养基 | 第50页 |
·指示菌 | 第50页 |
·试剂及仪器 | 第50页 |
·方法 | 第50-52页 |
·菌株B1-1产酶条件研究 | 第50-51页 |
·菌株发酵产纤维素酶曲线测定 | 第51页 |
·菌株JC128产酶条件研究 | 第51页 |
·菌株发酵产蛋白酶曲线测定 | 第51页 |
·突变株JC128酶学性质研究 | 第51-52页 |
·体外平板抑菌试验 | 第5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2-58页 |
·菌株B1-1产酶条件 | 第52-54页 |
·菌株B1-1的发酵产酶曲线 | 第54页 |
·菌株JC128产酶条件 | 第54-55页 |
·菌株JC128的发酵产酶曲线 | 第55-56页 |
·菌株JC128酶学性质研究 | 第56-58页 |
·体外平板抑菌试验 | 第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讨论 | 第59-60页 |
第五章 菌株益生效果的检测 | 第60-65页 |
·引言 | 第60页 |
·材料 | 第60页 |
·实验动物 | 第60页 |
·小鼠饲料 | 第60页 |
·方法 | 第60-61页 |
·急性毒性试验 | 第60-61页 |
·小鼠饲喂试验 | 第61页 |
·检测指标及测定方法 | 第6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1-63页 |
·安全性检验 | 第61页 |
·生产性能 | 第61-62页 |
·肠道酶活变化 | 第62页 |
·胸腺和脾脏指数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页 |
·讨论 | 第63-6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5页 |
·创新点 | 第65-66页 |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