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7-8页 |
第二节 关于羌族的研究 | 第8-11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田野调查背景 | 第13-22页 |
第一节 田野调查经过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田野点介绍 | 第14-17页 |
第三节 羌寨——羌人的生存智慧 | 第17-22页 |
第三章 地震之后的羌寨 | 第22-31页 |
第一节 灾后房屋重建 | 第22-24页 |
第二节 社会关系网络 | 第24-27页 |
第三节 不动摇的婚礼 | 第27-31页 |
第四章 羌民族文化意识 | 第31-39页 |
第一节 “羌族”认同 | 第31-32页 |
第二节 羌语与羌历年 | 第32-35页 |
第三节 合兴坝羌历年——文化再造与展演的范例 | 第35-39页 |
第五章 灾后文化保护 | 第39-45页 |
第一节 文化保护意识 | 第39-40页 |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 | 第40-42页 |
第三节 主位文化保护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后记 | 第47-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