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的主余震统计特性及其对结构反应的影响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本论文中用到的几个基本概念和方法 | 第8-19页 |
·基本概念 | 第8-11页 |
·基本方法 | 第11-19页 |
2 汶川地震主余震统计特性 | 第19-35页 |
·汶川8.0地震简介 | 第19-23页 |
·汶川8.0级地震介绍 | 第19-21页 |
·汶川8.0级地震余震介绍 | 第21页 |
·地震动衰减规律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汶川8.0地震主震衰减规律 | 第23-27页 |
·水平方向地震动衰减规律 | 第24-25页 |
·竖直方向地震动衰减规律 | 第25-26页 |
·竖向/水平向地震动衰减规律 | 第26-27页 |
·汶川8.0地震余震衰减规律 | 第27-30页 |
·汶川8.0地震主余震加速度峰值关系 | 第30-35页 |
·主震与余震平均加速度峰值的关系 | 第31-32页 |
·主震与余震最大加速度峰值的关系 | 第32-35页 |
3 汶川地震主余震序列对结构反应的影响 | 第35-47页 |
·研究进展及研究概述 | 第35-37页 |
·结构介绍及模型参数 | 第37-40页 |
·结构介绍 | 第37-38页 |
·材料本构关系的选取及确定 | 第38-40页 |
·结构计算模型中对于累计损伤的考虑 | 第40-41页 |
·考虑不同主余震序列对结构失效模式的影响 | 第41-42页 |
·考虑不同主余震序列对结构耗能的影响 | 第42-47页 |
·能量法简介 | 第42-43页 |
·结构耗能分析 | 第43-47页 |
4 按中美规范设计的结构倒塌性能评估初探 | 第47-53页 |
·研究背景及方法 | 第47-49页 |
·中美抗震规范比较 | 第47-48页 |
·增量动力方法简介 | 第48-49页 |
·结构模型及地震波选取介绍 | 第49-50页 |
·IDA分析结果比较 | 第50-52页 |
·PUSHOVER分析结果比较 | 第52-5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A 研究用地震动列表(主震部分) | 第57-66页 |
附录B 主余震关系统计结果 | 第66-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