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纤企业废水焚烧炉余热锅炉设计与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余热利用概述 | 第10-13页 |
·余热资源分类 | 第10-12页 |
·余热资源利用 | 第12-13页 |
·废水焚烧余热锅炉简介 | 第13-17页 |
·国内外工业废水处理现状 | 第13-14页 |
·废水焚烧余热锅炉技术 | 第14-15页 |
·废水焚烧余热锅炉现状 | 第15-16页 |
·余热锅炉运行周期短原因 | 第16-17页 |
·工程设计背景 | 第17-20页 |
·建设地区及场地选择 | 第17-19页 |
·石家庄炼化余热锅炉现状 | 第19-20页 |
·工程设计必要性 | 第20-21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2 42 单元废水焚烧余热锅炉设计 | 第22-56页 |
·余热锅炉改造设计 | 第22-26页 |
·锅炉设计方案 | 第22-24页 |
·技术标准规范 | 第24页 |
·余热锅炉设计参数 | 第24-25页 |
·余热锅炉烟气成分 | 第25-26页 |
·余热资源的标定计算 | 第26-30页 |
·物性参数计算 | 第26-27页 |
·相关物性参数汇总 | 第27-30页 |
·烟气焓值计算 | 第30页 |
·可回收余热的计算 | 第30页 |
·余热锅炉计算数学模型 | 第30-33页 |
·烟道的布置与设计计算 | 第33-34页 |
·炉膛和烟道的初步设计 | 第33-34页 |
·烟道尺寸校核 | 第34页 |
·受热面计算基本方程 | 第34-35页 |
·水侧换热计算 | 第35-37页 |
·水侧换热系数 | 第35-36页 |
·计算热流密度和热阻 | 第36页 |
·烟侧外壁和水侧外壁计算壁温 | 第36-37页 |
·烟气侧换热计算 | 第37-41页 |
·烟气黑度 | 第37-38页 |
·传热系数 | 第38-39页 |
·对流放热系数 | 第39-41页 |
·辐射放热系数 | 第41页 |
·烟道阻力计算 | 第41-42页 |
·横向冲刷管束阻力 | 第42页 |
·局部阻力 | 第42页 |
·锅筒的设计计算 | 第42-46页 |
·锅筒壁厚计算 | 第42-44页 |
·锅筒单孔和孔桥的加强计算 | 第44-46页 |
·设计数据及计算结果汇总 | 第46-56页 |
·蒸发器设计计算结果汇总 | 第46-54页 |
·省煤器设计计算结果汇总 | 第54-56页 |
3 余热锅炉角焊缝开裂分析研究 | 第56-67页 |
·焊接工艺 | 第56-58页 |
·焊缝泄露原因分析 | 第56-57页 |
·改进措施 | 第57-58页 |
·酸性烟气腐蚀 | 第58-62页 |
·高温腐蚀和低温腐蚀 | 第58-59页 |
·酸性烟气腐蚀机理分析 | 第59-60页 |
·防范措施 | 第60-62页 |
·应力腐蚀 | 第62-64页 |
·应力腐蚀分析 | 第62-63页 |
·改进措施 | 第63-64页 |
·其它因素 | 第64-65页 |
·吹灰器吹损与共振 | 第64页 |
·炉水品质 | 第64-65页 |
·冬季施工 | 第65页 |
·综合改进方案 | 第65-67页 |
4 锅炉配套设备选型及技术经济性分析 | 第67-79页 |
·风机的选型 | 第67-68页 |
·引风机相关参数计算 | 第67-68页 |
·引风机和电动机的选择 | 第68页 |
·吹灰器的选择 | 第68-71页 |
·脉冲吹灰器原理及构成 | 第68-70页 |
·脉冲吹灰装置技术优势 | 第70页 |
·采用该装置安全性验证 | 第70-71页 |
·余热锅炉设备明细汇总 | 第71-72页 |
·锅炉结渣预测 | 第72-73页 |
·原有锅炉结渣量计算 | 第72页 |
·改造后锅炉结渣量计算 | 第72-73页 |
·余热锅炉改造经济性分析 | 第73-79页 |
·设备投资概算 | 第73-77页 |
·节能效益评估 | 第77-79页 |
结论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附录A 42单元废水焚烧余热锅炉总图 | 第84-85页 |
附录B 42单元废水焚烧余热锅炉组件图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