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锥形束重建的基本概念 | 第13-15页 |
·由投影重建物体 | 第13-14页 |
·锥形束重建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锥形束重建算法的进展 | 第17-31页 |
·引言 | 第17-18页 |
·锥形束重构问题 | 第18-20页 |
·锥形束重构 | 第18页 |
·重构的充要条件 | 第18-19页 |
·重构的唯一性问题 | 第19-20页 |
·近似重构算法 | 第20-21页 |
·精确算法的提出 | 第21-25页 |
·Katsevich算法分析及其拓展算法 | 第25-29页 |
·螺旋CT的FBP初始公式 | 第25-26页 |
·改进的螺旋CT FBP算法 | 第26-27页 |
·普适轨道的FBP算法 | 第27-28页 |
·基于HT的BPF算法 | 第28-29页 |
·锥形束研究展望 | 第29页 |
·局部滤波 | 第29页 |
·基于新算法的新轨道探求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Katsevich精确重建算法的实现与分析 | 第31-49页 |
·引言 | 第31页 |
·Katsevich算法的实现 | 第31-37页 |
·精确重建探测器几何 | 第31-32页 |
·Katsevich重建公式 | 第32-37页 |
·离散化误差分析 | 第37-40页 |
·扫描精度变化对重建结果的影响 | 第37-39页 |
·横向探测器数目变化对重建结果的影响 | 第39-40页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0-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锥形束重建扫描轨道特性分析 | 第49-88页 |
·引言 | 第49页 |
·几种主要的非标准螺旋轨道 | 第49-54页 |
·直线-圆(弧)型轨道 | 第49-50页 |
·鞍型及广义鞍型轨道 | 第50-51页 |
·闭合正弦轨道 | 第51页 |
·斜螺旋轨道 | 第51-53页 |
·双圆轨道及双源扫描 | 第53-54页 |
·新轨道的研究思路 | 第54-67页 |
·重建条件与重建区域 | 第54-60页 |
·重建算法 | 第60-67页 |
·实验仿真 | 第67页 |
·直线-圆轨道重建的研究 | 第67-87页 |
·直线-圆轨道的来源 | 第67-68页 |
·直线-圆轨道的扫描剂量分析 | 第68-75页 |
·直线-圆轨道探测器尺寸问题 | 第75-80页 |
·设置直线-圆轨道的一个具体问题 | 第80-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五章 锥形束重建创新型轨道的研究 | 第88-114页 |
·引言 | 第88页 |
·指数型动态螺距螺旋轨道 | 第88-107页 |
·动态螺距螺旋轨道的螺距 | 第89-93页 |
·指数型动态螺距螺旋轨道定义 | 第93-94页 |
·指数型动态螺距螺旋轨道重建算法 | 第94-98页 |
·指数型动态螺距螺旋轨道特性分析 | 第98-103页 |
·仿真实验结果 | 第103-107页 |
·本节小结 | 第107页 |
·闭合环形轨道 | 第107-113页 |
·闭合环形轨道的应用需求 | 第107-108页 |
·闭合环形轨道的定义与性质 | 第108-110页 |
·闭合环形轨道的误差分析 | 第110-111页 |
·实验与结果 | 第111-112页 |
·本节小结 | 第112-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结论 | 第114-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25-127页 |
致谢 | 第127-128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