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5页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 研究背景第10页
  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 国内研究动态及现状第11-12页
  1. 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第12页
  2. 信息公开制度的法理基础第12页
  3、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不足的方面第12页
 (三) 国外研究动态及现状第12-15页
一、政府信息公开概述第15-23页
 (一) 信息公开的基本原理第15-19页
  1. 政府信息公开的含义第15页
  2. 政府信息公开的特征第15-17页
  3. 政府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第17-19页
 (二) 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基本情况第19-23页
  1. 国外立法情况第19-20页
  2. 国内立法情况第20-23页
二、政府信息公开立法背景和意义第23-29页
 (一) 立法的背景分析第23-24页
  1. 国内背景第23-24页
  2. 国际背景第24页
 (二) 政府信息公开的立法意义第24-29页
  1. 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第24-26页
  2. 有利于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第26页
  3. 有利于保障公众合法权益第26-27页
  4. 有利于推进政府自身建设第27-29页
三、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主要制度第29-38页
 (一) 政府信息公开的领导机构第29页
 (二) 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第29-30页
  1. 行政机关第29-30页
  2. 公共事务职能组织第30页
  3. 公共企事业单位第30页
 (三) 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第30-34页
  1. 主动公开第31-32页
  2. 依申请公开第32-34页
 (四) 信息公开的例外制度第34-35页
  1. 国家秘密第34-35页
  2. 个人隐私信息第35页
  3. 商业秘密第35页
 (五) 信息公开的保障制度第35-38页
  1. 举报制度第36页
  2. 行政复议第36-37页
  3. 行政诉讼第37-38页
四、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8-41页
 (一) 责任追究制度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第38页
 (二) 监督救济制度难以发挥应有功能第38-39页
 (三) 保密制度不够健全第39页
 (四) 主动公开制度内容不健全第39-40页
 (五) 依申请公开受到不应有的制约第40-41页
五、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对策和建议第41-47页
 (一) 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宪法依据第41-42页
  1. 政府应当转变观念,以提高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认识第41-42页
  2. 在《宪法》中明确规定知情权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第42页
 (二) 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制度建设第42-43页
  1. 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第42-43页
  2. 对阻碍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以修改第43页
 (三) 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保障机制第43-47页
  1. 完善信监督和保障机制第43-44页
  2. 完善考核和评议第44页
  3. 完善监督体系第44-45页
  4. 完善责任追究制度第45-47页
结语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附录: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正当法律程序研究
下一篇:少数民族产品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