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公共品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4页 |
一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1-13页 |
二 研究中国农村公共品问题的意义 | 第13-19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9-22页 |
四 本文研究概述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当代西方财政学中的公共品理论 | 第24-31页 |
一 公共品的定义和分类 | 第24-26页 |
二 公共品的供给机制 | 第26-31页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农村所亟需的公共产品及其供给现状 | 第31-55页 |
一 农田水利设施 | 第31-33页 |
二 农业科技 | 第33-36页 |
三 农村市场培育 | 第36-38页 |
四 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 | 第38-39页 |
五 农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 第39-40页 |
六 道路和通信等基础设施 | 第40-41页 |
七 农村义务教育 | 第41-44页 |
八 农村医疗服务 | 第44-49页 |
九 农村的社会保障 | 第49-52页 |
十 对农民工的支持政策 | 第52-54页 |
十一 基层政府建设 | 第54-55页 |
第四章 农村公共产品的政府供给 | 第55-58页 |
一 政府供给农村公共品的必要性 | 第55-56页 |
二 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关系 | 第56-58页 |
第五章 警惕政府失灵 | 第58-84页 |
一 政府失灵:已有研究 | 第58-59页 |
二 理论工具 | 第59-60页 |
三 信息和机会主义行为在政府行为中的重要性 | 第60-61页 |
四 现代政治特征 | 第61页 |
五 政府对民众信息的收集 | 第61-69页 |
六 信息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交易费用 | 第69-72页 |
七 科层制的各种问题 | 第72-84页 |
第六章 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市场化和农民的自组织 | 第84-96页 |
一 公共品的市场供给 | 第84-86页 |
二 农民合作的意义 | 第86-87页 |
三 农民合作的可能性 | 第87-92页 |
四 农民合作:现实的组织过程 | 第92-95页 |
五 第三部门 | 第95-96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4页 |
后记 | 第104-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