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14页 |
ABSTRACT | 第14-20页 |
1 导论 | 第20-42页 |
·背景与问题 | 第20-21页 |
·研究逻辑与思路 | 第21-25页 |
·相关研究与文献综述 | 第25-36页 |
·研究方法与工具 | 第36-37页 |
·研究框架与内容 | 第37-38页 |
·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38-42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42-49页 |
·制度与制度的转轨 | 第42-45页 |
·增长机制与增长模式 | 第45-46页 |
·规制制度与规制环境 | 第46-47页 |
·竞争政策 | 第47-49页 |
3 中国转轨过程中的基本制度特征 | 第49-63页 |
·引言 | 第49-50页 |
·集权与分权的结合:历史上的中国 | 第50-55页 |
·分权:地方政府的“产权”激励 | 第55-56页 |
·集权:地方政府的“产权”约束 | 第56-58页 |
·政企关系与政府间关系:地方政府的竞争策略 | 第58-61页 |
·小结:地方政府层面的模拟市场竞争 | 第61-63页 |
4 政府竞争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 第63-82页 |
·引言 | 第63-64页 |
·理论模型及其分析 | 第64-70页 |
·实证研究:对理论模型的验证 | 第70-76页 |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核心特征 | 第76-80页 |
·小结:“三位一体”增长机制理论 | 第80-82页 |
5 制度、增长模式与电力产业运行体制 | 第82-90页 |
·引言 | 第82-83页 |
·地方政府层面的模拟市场竞争与电力产业运行体制 | 第83-85页 |
·增长机制、增长模式与电力产业规制制度 | 第85-87页 |
·改革的尝试与电力产业运行体制 | 第87-88页 |
·小结:对中国电力产业改革的启示 | 第88-90页 |
6 中国电力规制理论和模型:电网市场势力的分析与测度 | 第90-121页 |
·引言 | 第91-96页 |
·基本模型:增长的实现与垄断者的市场势力 | 第96-103页 |
·模型的拓展:问题的出现及其对垄断者市场势力的影响 | 第103-107页 |
·经验证据:对理论的初步验证 | 第107-111页 |
·计量检验:市场势力的测度与理论的进一步检验 | 第111-118页 |
·小结:中国电力规制理论与电力改革新思路 | 第118-121页 |
7 发电环节的竞争政策研究 | 第121-144页 |
·引言 | 第121-127页 |
·发电侧的电力市场理论 | 第127-132页 |
·典型国家发电侧电力市场的介绍与评析 | 第132-135页 |
·中国发电侧电力市场的改革、现状与问题 | 第135-140页 |
·中国发电侧电力市场与竞争政策设计的困境 | 第140-143页 |
·小结:制度、增长模式与发电环节竞争政策的困境 | 第143-144页 |
8 输配售环节的竞争政策研究 | 第144-159页 |
·引言 | 第144-148页 |
·输配售环节的电力市场理论 | 第148-153页 |
·典型国家输配售侧市场模式的简介与启示 | 第153-155页 |
·中国输配售侧的现状与问题 | 第155-157页 |
·中国输配售侧电力市场与竞争政策的困境 | 第157-158页 |
·小结:制度、增长模式与输配售环节竞争政策的困境 | 第158-159页 |
9 电力产业的政府规制研究 | 第159-170页 |
·引言 | 第159-161页 |
·电力市场的政府规制理论 | 第161-164页 |
·典型国家电力产业政府规制模式的简介与启示 | 第164-166页 |
·中国电力市场政府规制改革的现状与问题 | 第166-168页 |
·中国电力市场政府规制面临的困境 | 第168-169页 |
·小结:制度、增长模式与中国电力市场政府规制的困境 | 第169-170页 |
10 中国电力产业的改革路径和竞争政策框架 | 第170-178页 |
·引言 | 第170-171页 |
·中国电力产业改革的路径选择 | 第171-174页 |
·中国电力产业竞争政策的基本框架 | 第174-177页 |
·小结:全文总结及未来展望 | 第177-178页 |
参考文献 | 第178-191页 |
致谢 | 第191-192页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92-19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