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2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9页 |
·集装箱港口的发展追溯 | 第12-13页 |
·集装箱港口的市场结构与竞争内涵分析 | 第13-15页 |
·集装箱港口竞争发展态势 | 第15-16页 |
·集装箱港口网络规模结构矛盾 | 第16-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国内外研究方法与理论综述与评价 | 第19-28页 |
·论文结构 | 第28-30页 |
·研究方法 | 第30-32页 |
第2章 集装箱港口市场的规模经济与自然垄断 | 第32-46页 |
·市场结构特点及港口群的划分 | 第32-34页 |
·集装箱港口市场结构特点 | 第32-33页 |
·港口群的划分 | 第33-34页 |
·港口的规模经济分析 | 第34-35页 |
·集装箱港口竞争的规模经济机理分析 | 第35-38页 |
·集装箱港口的规模收益递增 | 第36-37页 |
·基于腹地经济的集装箱港口规模分析 | 第37-38页 |
·面向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环渤海主要港口竞争分析 | 第38-46页 |
·航运中心的内涵 | 第38-39页 |
·环渤海典型港口的竞争态势 | 第39-43页 |
·基于规模经济分析环渤海三大主要港口 | 第43-46页 |
第3章 集装箱港口网络规模竞争博弈 | 第46-76页 |
·博弈论的优势 | 第46-47页 |
·动态竞争、行为科学与企业战略管理 | 第47-54页 |
·港口规模竞争博弈分析 | 第54-63页 |
·港口成本分析中的产量 | 第54-56页 |
·基本假定 | 第56-57页 |
·静态非合作对策模型 | 第57-58页 |
·动态非合作对策博弈 | 第58-59页 |
·“一对一”的港口群的构想 | 第59-63页 |
·先动优势与双边支持 | 第63-67页 |
·利润函数 | 第64-66页 |
·仿真结论分析 | 第66页 |
·规模与利润分析 | 第66-67页 |
·先动优势与单方支持 | 第67-68页 |
·博弈树的另外两个分支 | 第68-69页 |
·应用案例 | 第69-76页 |
·案例背景 | 第69-70页 |
·规模博弈分析 | 第70-72页 |
·案例分析 | 第72-76页 |
第4章 集装箱港口竞争力指标体系 | 第76-102页 |
·背景介绍 | 第76-77页 |
·竞争力指标因素分析 | 第77-79页 |
·竞争力评价模型 | 第79-85页 |
·层次分析法简介 | 第80页 |
·竞争力指标层次分析结构图 | 第80-81页 |
·传统做法的缺陷与改进 | 第81-84页 |
·因子量化法 | 第84-85页 |
·综合评价法的提出与意义 | 第85页 |
·选择与效用最大化 | 第85-86页 |
·动态腹地 | 第86-90页 |
·腹地估算的必要性 | 第86-87页 |
·腹地的划分方法 | 第87-89页 |
·动态腹地计算模型 | 第89-90页 |
·数值测试 | 第90-102页 |
·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 | 第90-95页 |
·港口腹地计算 | 第95-102页 |
第5章 政府宏观调控 | 第102-116页 |
·政府宏观控制与港口竞争 | 第102页 |
·港口竞争的公共管理问题研究 | 第102-103页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权限调整 | 第103页 |
·权限调整的必要性和理论依据 | 第103-107页 |
·地方利益与市场缺陷 | 第107-111页 |
·决策函数一杜绝颤抖 | 第111-113页 |
·决策函数的构想 | 第112页 |
·实施步骤 | 第112-113页 |
·决策函数的意义 | 第113页 |
·权限调整的结果--中央政府的力量 | 第113-11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116-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3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130-132页 |
致谢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