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在其他方面的应用论文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绪论第11-18页
   ·研究背景第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第12-15页
     ·教育评价第12-13页
     ·学习评价第13页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评价第13-15页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第15-18页
     ·研究内容第15-16页
     ·研究方法第16页
     ·论文组织结构第16-18页
2. 理论基础第18-31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8-21页
     ·协作学习第18-19页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第19页
     ·教育评价第19-20页
     ·学生评价第20页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第20-21页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效果评价概述第21-25页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的组成要素及特点第21-23页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的特点及功能第23-25页
   ·发展性评价理论第25-27页
     ·发展性评价内涵第25-26页
     ·发展性评价的特点第26-27页
   ·层次分析法和可拓评价法第27-31页
     ·层次分析法第27-29页
     ·可拓评价法第29-31页
3. 评价模型的构建第31-48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1-42页
     ·评价指标体系概述第31-32页
     ·确立评价指标第32-36页
     ·确立评价指标的权重第36-42页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效果可拓评价模型的构建第42-48页
     ·可拓评价法相关基本概念第43-44页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效果可拓评价模型第44-48页
4. 实验与分析第48-66页
   ·实验设计与实施第48-54页
     ·实验环境第48-49页
     ·实验对象与教学内容第49页
     ·实验过程第49-54页
   ·综合评价结果第54-63页
     ·学习者个人协作学习效果综合评价结果第54-59页
     ·协作组学习效果评价结果第59-63页
   ·有效性分析第63-66页
     ·评价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第63-64页
     ·自评与互评、师评之间的关联第64-66页
5. 总结与展望第66-68页
   ·研究总结第66-67页
   ·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0页
附录一第70-72页
附录二第72-74页
附录三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结合感知与结构失真信息的视频质量评价模型
下一篇:泰勒科学管理范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