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网络传输自适应可用带宽控制策略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论文背景 | 第9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4页 |
第2章 视频网络传输自适应方法 | 第14-22页 |
·视频网络传输自适应问题 | 第14-15页 |
·自适应方法分类 | 第15-19页 |
·端点自适应方法 | 第15-17页 |
·基于代理的自适应方法 | 第17-18页 |
·混合自适应方法 | 第18-19页 |
·自适应关键技术 | 第19-20页 |
·码率调整技术 | 第19页 |
·带宽测量技术 | 第19页 |
·差错控制技术 | 第19-20页 |
·自适应性能评价指标 | 第20-21页 |
·实时性 | 第20页 |
·公平性 | 第20页 |
·扩展性 | 第20页 |
·收敛性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网络带宽测量 | 第22-36页 |
·网络带宽分类 | 第22-23页 |
·可用带宽定义 | 第23-24页 |
·带宽测量方法分类 | 第24-26页 |
·主动测量和被动测量 | 第24-26页 |
·单向测量和环回测量 | 第26页 |
·影响带宽测量的因素 | 第26-28页 |
·主机对测量的影响分析 | 第26-27页 |
·网络对测量的影响分析 | 第27-28页 |
·SLoPS自加载周期流 | 第28-34页 |
·单向延迟分析 | 第28-29页 |
·SLoPS原理 | 第29-32页 |
·测量方案设计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4章 H.264标准及码率控制 | 第36-45页 |
·H.264标准简介 | 第36页 |
·码率控制原理 | 第36-37页 |
·视频码率控制的基本方法 | 第37-40页 |
·经典码率控制 | 第37-38页 |
·H.264码率控制 | 第38-40页 |
·线性判决改进 | 第40-42页 |
·实验结果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视频传输自适应策略 | 第45-55页 |
·视频传输自适应系统框架 | 第45-46页 |
·视频传输自适应实现 | 第46-52页 |
·网络状态分类 | 第46-47页 |
·测量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视频码流调节 | 第49-52页 |
·自适应调节策略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6章 视频网络传输自适应系统设计 | 第55-63页 |
·系统设计目标 | 第55页 |
·系统网络环境 | 第55-56页 |
·视频传输方案设计 | 第56-57页 |
·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 | 第56-57页 |
·视频编码算法的选择 | 第57页 |
·视频传输实现过程 | 第57-61页 |
·模块组成与实现 | 第57-59页 |
·可用带宽测试模块 | 第59-61页 |
·实验结果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