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前言 | 第8-10页 |
| (一)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 (二)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三)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 一、中职生非正式群体概述 | 第10-15页 |
| (一) 中职生非正式群体的概念 | 第10-11页 |
| 1. 非正式群体 | 第10-11页 |
| 2. 中职生非正式群体 | 第11页 |
| (二) 中职生非正式群体的主要特点 | 第11-13页 |
| (三) 对中职生非正式群体教育引导的意义 | 第13-15页 |
| 二、中职生非正式群体的现状、形成原因及其对中职生思想品德的影响 | 第15-24页 |
| (一) 中职生非正式群体的现状 | 第15-18页 |
| (二) 中职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 | 第18-20页 |
| (三) 中职生非正式群体对中职生思想品德的影响 | 第20-24页 |
| 三、对中职生非正式群体教育引导的对策 | 第24-33页 |
| (一)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端正对中职生非正式群体的态度 | 第24-25页 |
| (二) 加强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 | 第25-26页 |
| (三) 深入研究和严格遵循中职生非正式群体的发展规律 | 第26-28页 |
| (四) 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增强正式群体的吸引力 | 第28页 |
| (五) 严格要求和真心爱护非正式群体,并做好其“自然领袖”的工作 | 第28-30页 |
| (六) 普及法律知识与开展心理咨询 | 第30-31页 |
| (七) 协调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教育力量 | 第31-33页 |
| 结束语 | 第33-34页 |
| 注释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 附录 | 第37-4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2-43页 |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