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一、绪论 | 第6-12页 |
(一)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6-10页 |
(二) 文献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四)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论文框架 | 第11-12页 |
二、概念的界定 | 第12-15页 |
(一) "德育"与"高校德育"释义 | 第12-14页 |
(二) "高校德育研究"释义 | 第14-15页 |
三、回顾:中国高校德育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成就 | 第15-26页 |
(一) 中国高校德育研究的发展历程 | 第15-18页 |
(二) 中国高校德育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 | 第18-26页 |
四、问题:中国高校德育研究迈不过的门槛 | 第26-32页 |
(一) 研究主体上,研究队伍以理论工作者居多,一线工作者沦为局外人 | 第26-28页 |
(二) 研究方法上,多为思辩研究,实证研究甚少 | 第28-29页 |
(三) 理论体系上,僵化的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 | 第29-30页 |
(四) 研究内容上,具有"政治思想泛化"倾向,道德教育偏少 | 第30-32页 |
五、前瞻:走向未来的高校德育研究 | 第32-37页 |
(一) 面向国情,研究新形势,实现德育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 第32-33页 |
(二) 面向学生,进一步探讨高校德育的内在规律 | 第33页 |
(三) 面向辅导员,鼓励辅导员参与研究,充实高校德育研究队伍 | 第33-34页 |
(四) 面向现代化,研究德育方法和手段,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 第34-35页 |
(五) 面向世界,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研究,完善高校德育理论体系 | 第35-36页 |
(六) 面向未来,研究终身德育理念,实现德性的可持续发展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