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复方制剂感速康片质量标准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中西药复方制剂的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中西药合用的历史与现状 | 第11-12页 |
·中西药合用的理论依据 | 第12-13页 |
·中西药复方制剂体现的优越性 | 第13-14页 |
·中西药复方制剂质量控制与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 第14-26页 |
·中西药复方制剂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4-19页 |
·中西药复方制剂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19-25页 |
·中西药复方制剂质量控制与质量评价的发展趋势 | 第25-26页 |
·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26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感速康片的定性定量分析 | 第27-61页 |
·定性分析 | 第28-33页 |
·仪器与试药 | 第28页 |
·感速康片中大青叶的薄层鉴别 | 第28-29页 |
·感速康片中金银花的薄层鉴别 | 第29-30页 |
·感速康片中山豆根的薄层鉴别 | 第30-31页 |
·感速康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薄层鉴别 | 第31-32页 |
·感速康片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薄层鉴别 | 第32-33页 |
·定量分析 | 第33-60页 |
·仪器与试药 | 第33-34页 |
·感速康片中腺苷和绿原酸的同时含量测定 | 第34-41页 |
·感速康片中苦参碱的含量测定 | 第41-46页 |
·感速康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 | 第46-50页 |
·感速康片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测定 | 第50-55页 |
·感速康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 | 第55-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三章 溶出度评价 | 第61-69页 |
·仪器与试药 | 第61-62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61页 |
·试剂与药品 | 第61-62页 |
·试验方法 | 第62页 |
·色谱条件 | 第62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6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2-68页 |
·方法学验证 | 第62-65页 |
·溶出度研究 | 第65-67页 |
·数据处理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四章 感速康片质量标准草案 | 第69-73页 |
第五章 乙醇残留量考察 | 第73-78页 |
·仪器与试药 | 第73页 |
·仪器 | 第73页 |
·试剂与药品 | 第73页 |
·试验方法 | 第73-74页 |
·色谱条件 | 第73页 |
·溶液的制备 | 第73-7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4-77页 |
·色谱条件的选择 | 第74页 |
·线性关系考察 | 第74-75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75页 |
·回收率试验 | 第75-76页 |
·最低检测限 | 第76页 |
·样品的测定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78-82页 |
·工作总结 | 第78页 |
·工作不足 | 第78页 |
·中西药复方制剂质量评价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 | 第78-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