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名词索引或缩写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35页 |
一 口服胰岛素研究进展 | 第14-25页 |
二 磷脂复合物研究进展 | 第25-31页 |
三 口服自微乳释药系统研究进展 | 第31-35页 |
第一章 圆二色谱法考察微粒制剂工艺及处方对胰岛素构象的影响 | 第35-56页 |
第一节 建立圆二色谱法用于胰岛素构象测定 | 第35-40页 |
1 仪器与试剂 | 第3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6-38页 |
4 讨论 | 第38-39页 |
5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制备工艺因素对胰岛素构象的影响 | 第40-47页 |
1 仪器与试剂 | 第4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0-41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1-45页 |
4 讨论 | 第45-46页 |
5 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节 高分子载体材料及表面活性剂对胰岛素构象的影响 | 第47-55页 |
1 仪器与试剂 | 第47-4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8-49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9-55页 |
4 讨论 | 第55页 |
5 小结 | 第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二章 胰岛素磷脂复合物研究 | 第56-77页 |
第一节 胰岛素磷脂复合物质量控制方法建立 | 第56-61页 |
1 仪器与试剂 | 第5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6-58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8-59页 |
4 讨论 | 第59-60页 |
5 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二节 胰岛素磷脂复合物制备 | 第61-66页 |
1 仪器与试剂 | 第6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1-6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62-64页 |
4 讨论 | 第64-65页 |
5 小结 | 第65-66页 |
第三节 胰岛素磷脂复合物生物活性验证 | 第66-69页 |
1 仪器与试剂 | 第6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6-67页 |
3 实验结果 | 第67-68页 |
4 讨论 | 第68页 |
5 小结 | 第68-69页 |
第四节 胰岛素磷脂复合物理化性质考察 | 第69-75页 |
1 仪器与试剂 | 第6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9-70页 |
3 实验结果 | 第70-74页 |
4 讨论 | 第74-75页 |
5 小结 | 第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三章 以复合物为中间载体的胰岛素自微乳剂研究 | 第77-98页 |
第一节 自微乳剂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 | 第77-82页 |
1 仪器与试剂 | 第7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77-79页 |
3 实验结果 | 第79-81页 |
4 讨论 | 第81页 |
5 小结 | 第81-82页 |
第二节 以复合物为中间载体的自微乳处方及制备工艺研究 | 第82-87页 |
1 仪器与试剂 | 第82-8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83页 |
3 实验结果 | 第83-86页 |
4 讨论 | 第86页 |
5 小结 | 第86-87页 |
第三节 以复合物为中间载体的自微乳质量评价及稳定性考察 | 第87-92页 |
1 仪器与试剂 | 第8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87页 |
3 实验结果 | 第87-90页 |
4 讨论 | 第90-91页 |
5 小结 | 第91-92页 |
第四节 自微乳浓缩液在含消化酶的胃肠液中稳定性考察 | 第92-97页 |
1 仪器与试剂 | 第9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92-93页 |
3 实验结果 | 第93-96页 |
4 讨论 | 第96页 |
5 小结 | 第96-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第四章 自微乳剂安全性初步评价及降血糖药效学研究 | 第98-109页 |
第一节 自微乳的安全性初步评价 | 第98-104页 |
1 仪器与试剂 | 第9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98页 |
3 实验结果 | 第98-102页 |
4 讨论 | 第102-103页 |
5 小结 | 第103-104页 |
第二节 药效学初步考察及生物利用度估算 | 第104-108页 |
1 仪器与试剂 | 第10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04-105页 |
3 实验结果 | 第105-107页 |
4 讨论 | 第107-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9-111页 |
1 全文结论 | 第109页 |
2 课题创新性 | 第109-110页 |
3 课题不足或尚须完善之处 | 第110-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