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国民收入、国民财富论文

云南民族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以云南省8个民族自治州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9-10页
 第二节 研究意义第10-12页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一、关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演变趋势第12-13页
  二、关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第13-14页
  三、关于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措施第14-15页
  四、关于云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第15-16页
 第四节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6-18页
  一、主要内容及框架第16-17页
  二、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二章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相关问题概述第18-28页
 第一节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相关概念第18-20页
  一、城乡居民收入第18-19页
  二、收入差距第19-20页
 第二节 测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方法第20-22页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数第20页
  二、基尼系数第20-21页
  三、广义熵指数第21-22页
  四、收入差距测度的其它方法第22页
 第三节 研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理论第22-28页
  一、西方经济学关于研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理论第22-24页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关系的主要探索第24-28页
第三章 云南民族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第28-35页
 第一节 云南民族地区基本情况第28-32页
  一、楚雄州基本情况第28-29页
  二、红河州基本情况第29页
  三、文山州基本情况第29-30页
  四、版纳州基本情况第30页
  五、大理州基本情况第30页
  六、德宏州基本情况第30-31页
  七、怒江州基本情况第31页
  八、迪庆州基本情况第31-32页
 第二节 云南民族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及特点第32-35页
  一、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加,但差距逐步拉大第32-33页
  二、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第33-34页
  三、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间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明显第34-35页
第四章 云南民族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聚类分析第35-41页
 第一节 区域划分的意义第35页
 第二节 聚类分析方法第35-37页
  一、聚类分析概述第35-36页
  二、分层聚类法第36页
  三、分层聚类的过程第36-37页
 第三节 云南民族地区各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聚类分析第37-41页
  一、变量定义及聚类分析结果第37-38页
  二、各分类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特点第38-41页
第五章 云南民族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分析第41-53页
 第一节 因子分析法第41-43页
  一、因子分析法概述第41页
  二、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第41-43页
  三、过程步骤第43页
 第二节 云南民族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35·第43-53页
  一、指标的选取说明和数据来源第43-45页
  二、因子分析过程第45-51页
  三、分析结论第51-53页
第六章 缩小云南民族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建议第53-60页
 第一节 缩小云南民族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指导思想第53页
 第二节 缩小云南民族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基本原则第53-54页
  一、科学发展、深化改革第53页
  二、试点起步、统筹推进第53-54页
  三、以工促农、城市带动第54页
  四、分类指导、协调发展第54页
  五、政府调控、市场导向第54页
 第三节 缩小云南民族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建议第54-57页
  一、缩小一类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建议第55-56页
  二、缩小二类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建议第56页
  三、缩小三类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建议第56-57页
 第四节 缩小云南民族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战略思考第57-60页
  一、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建设规划第57页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第57-58页
  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第58页
  四、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第58-59页
  五、统筹城乡社会服务和管理第59-60页
附录第60-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昆明市分圈层城乡一体化模式
下一篇:云南贫困乡镇公务员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