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出路--从若干中国学者的文化构想到中国共产党的科学发展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一、前言第7-14页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第7-9页
  1、问题的提出第7-8页
  2、问题的研究意义第8-9页
 (二) 文献综述第9-13页
 (三)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第13-14页
二、文化的概念和鸦片战争后中国文化的状况第14-27页
 (一) 中外学者对文化的概念认识第14-19页
  1、文化概念及其特点第14-16页
  2、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化精英对中国旧文化的改革第16页
  3、梁漱溟提出了"文化三路向"第16-19页
 (二) 中国文化精神到底是什么第19-27页
  1、辜鸿铭对中国人的精神思考第19-20页
  2、中国人的生活是一种情感的生活第20-21页
  3、中国人的生活是是诗意般的生活第21-22页
  4、西方人的生活是一种斗争的生活,是向外夺取的生活第22-24页
  5、宗教在西方文化中的力量第24-27页
三、几位代表性学者在中西方文化大交流中的文化思想第27-42页
 (一) 胡适的文化背景及梁漱溟文化观成因第27-36页
  1、胡适文化激进和梁漱溟保守主义的形成第27-29页
  2、胡适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第29-31页
  3、胡适的文化实用主义观第31-32页
  4、胡适思想中的自由民主观和早期共产主义者的"问题与主义"之斗争第32-36页
 (二) 贺麟先生的文化观对中国文化的贡献第36-42页
  1、抗日战争中形成的贺麟先生的文化观第36-40页
  2、贺麟的学术是自由的学术第40-42页
四、文化现代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第42-60页
 (一) 现代化中的文化发展现状思考第42-45页
 (二) 毛泽东的文化现代化建设思想第45-48页
 (三) 邓小平的文化现代化建设思想第48-51页
 (四) 江泽民的文化建设思想第51-53页
 (五) 胡锦涛的"以人为本"文化建设思想第53-60页
结束语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与学校地理教育整合--以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为例
下一篇:中国山水画雏形时期的图示形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