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12-14页 |
(一) 高校的界定 | 第12页 |
(二) 高校贷款的界定 | 第12-14页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9页 |
(一) 高校贷款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二) 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9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19-20页 |
五、本文的基本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六、研究方法 | 第21页 |
七、论文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现有的财务风险预警研究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 第22-28页 |
一、现有的财务风险预警研究方法 | 第22-26页 |
(一) 判别分析法 | 第22-24页 |
(二) 回归分析法 | 第24-25页 |
(三)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 第25-26页 |
二、现有的财务预警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三、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高校贷款风险预警的初步构想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模糊综合评价应用于高校贷款风险预警的理论分析 | 第28-35页 |
一、高校贷款风险预警概述 | 第28-30页 |
(一) 高校贷款风险的概念 | 第28页 |
(二) 高校贷款风险预警的概念 | 第28-30页 |
二、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其在高校贷款风险预警中的适应性 | 第30-35页 |
(一)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 | 第30-33页 |
(二) 模糊综合评价在高校贷款风险预警中的适应性分析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高校贷款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 | 第35-47页 |
一、高校贷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35-39页 |
(一)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第35-36页 |
(二) 高校贷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6-39页 |
二、预警指标选取 | 第39页 |
三、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9-43页 |
四、模型的构建 | 第43-47页 |
(一) 确定评价因素集和评语集 | 第43页 |
(二) 建立综合评价矩阵 | 第43-45页 |
(三) 计算每所高校的综合评价结果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应用案例分析 | 第47-56页 |
一、样本的选取 | 第47-48页 |
二、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 第48-49页 |
三、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 第49-51页 |
四、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分析 | 第51页 |
五、化解当前高校贷款风险的建议与对策 | 第51-56页 |
(一) 政府加大投入,扩大高校自主权 | 第52-53页 |
(二) 加强贷款项目管理,提高贷款资金效益 | 第53页 |
(三) 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努力增加收入 | 第53页 |
(四) 强化预算管理,严格控制支出膨胀 | 第53-55页 |
(五) 政策创新 | 第55-5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一、结论 | 第56页 |
二、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附录 | 第63-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