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30页 |
| ·选题及其意义 | 第12-17页 |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7-24页 |
|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24-26页 |
| ·研究方法和难点 | 第26-30页 |
| 第2章 莱布尼茨及其创造性思维方法 | 第30-64页 |
| ·莱布尼茨的时代背景与生平 | 第30-42页 |
| ·天才世纪的欧洲 | 第30-33页 |
| ·莱布尼茨生平 | 第33-42页 |
| ·莱布尼茨创造性思维方法 | 第42-64页 |
| ·一个悖论 | 第42-43页 |
| ·批判性思维 | 第43-50页 |
| ·未来主义思维 | 第50-55页 |
| ·充足理由律及其方法论意义 | 第55-64页 |
| 第3章 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的思想渊源 | 第64-100页 |
| ·莱布尼茨自然观思想渊源初探 | 第64-67页 |
| ·西方古代自然观 | 第67-80页 |
| ·西方自然观基本认识特点 | 第67-68页 |
|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自然观 | 第68-70页 |
| ·古希腊唯物论与原子论 | 第70-73页 |
| ·柏拉图的自然观 | 第73-76页 |
| ·亚里士多德的自然观 | 第76-80页 |
| ·近代机械论自然观 | 第80-89页 |
| ·笛卡尔二元论自然观 | 第80-85页 |
| ·斯宾诺莎的自然神论 | 第85-87页 |
| ·近代其他哲学家的自然观 | 第87-89页 |
| ·中国古代自然观 | 第89-100页 |
| ·中西文化交流与莱布尼茨中西文化观 | 第89-92页 |
| ·中国古代基本自然观念 | 第92-95页 |
| ·宋明理学的自然观 | 第95-100页 |
| 第4章 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的基本思想 | 第100-138页 |
| ·莱布尼茨视域中机械论缺陷及其实体原则 | 第100-107页 |
| ·莱布尼茨视域中机械论的缺陷 | 第100-102页 |
| ·莱布尼茨的实体原则 | 第102-107页 |
| ·有机实体——单子 | 第107-116页 |
| ·“单子”思想的历史发展 | 第107-109页 |
| ·莱布尼茨单子基本特征 | 第109-113页 |
| ·单子如何组成万物的? | 第113-116页 |
| ·单子系统的基本法则 | 第116-124页 |
| ·连续律及其主要形式 | 第116-119页 |
| ·前定和谐律与身心问题 | 第119-122页 |
| ·连续律、前定和谐律及充足理由律之间关系 | 第122-124页 |
| ·有机和谐的自然图景 | 第124-132页 |
| ·自然是一个充满生命的过程存在 | 第124-126页 |
| ·自然是一个有序大系统 | 第126-128页 |
| ·自然的普遍联系与永恒运动 | 第128-130页 |
| ·前定和谐与最好的世界 | 第130-132页 |
| ·自然与神恩的王国 | 第132-138页 |
| ·有效因和终极因 | 第132-134页 |
| ·自然王国与神恩王国及其和谐 | 第134-138页 |
| 第5章 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的科学基础 | 第138-168页 |
| ·单子范畴形成的物理学进路 | 第138-147页 |
| ·莱布尼茨物理学研究及成就 | 第138-141页 |
| ·力与物质 | 第141-144页 |
| ·力与意识 | 第144-145页 |
| ·力与“单子” | 第145-147页 |
| ·单子哲学的数学基础 | 第147-155页 |
| ·莱布尼茨的数学成就与数学化宇宙观 | 第147-149页 |
| ·二进制算术与“单子”的创造 | 第149-151页 |
| ·微积分与连续律 | 第151-153页 |
| ·函数律与前定和谐 | 第153-155页 |
| ·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与显微生物学 | 第155-162页 |
| ·十七世纪显微生物学的发展 | 第155-158页 |
| ·显微生物学与单子有机论 | 第158-162页 |
| ·逻辑学与单子哲学 | 第162-168页 |
| 第6章 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的当代价值 | 第168-198页 |
| ·单子哲学的现代科学意蕴 | 第168-178页 |
| ·单子哲学的现代物理学意蕴 | 第168-171页 |
| ·单子有机论与现代生物学 | 第171-174页 |
| ·前定和谐律的生态学意义 | 第174-176页 |
| ·单子的分形特征 | 第176-178页 |
| ·单子哲学与后现代整体有机论 | 第178-184页 |
| ·莱布尼茨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 第178-181页 |
| ·单子有机论的后现代性质 | 第181-184页 |
| ·单子哲学的生态伦理学价值 | 第184-191页 |
| ·自然的价值 | 第185-188页 |
| ·主体性、内在目的与内在价值 | 第188-190页 |
| ·单子哲学的自然内在价值论逻辑 | 第190-191页 |
| ·充足理由律的生态认识论价值 | 第191-198页 |
| 结束语 | 第198-203页 |
| 参考文献 | 第203-210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210-211页 |
| 致谢 | 第211-2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