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1 慢性肝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2 抑郁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3 慢性肝炎合并抑郁症的现代研究 | 第16-22页 |
实验研究 | 第22-32页 |
实验一 小鼠悬尾实验 | 第22-2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3 观察指标 | 第23页 |
4 统计学处理 | 第23页 |
5 实验结果 | 第23-24页 |
实验二 养肝解郁颗粒对慢性肝损伤合并孤养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血清肝功能(GGT、ALT)含量的影响 | 第24-27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4-26页 |
3 观察指标 | 第26页 |
4 统计学处理 | 第26页 |
5 实验结果 | 第26-27页 |
实验三 养肝解郁颗粒对慢性肝损伤合并孤养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血浆神经内分泌(ACTH、BDNF)含量的影响 | 第27-29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7页 |
3 观察指标 | 第27页 |
4 统计学处理 | 第27-28页 |
5 实验结果 | 第28-29页 |
实验四 养肝解郁颗粒对慢性肝损伤合并孤养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抑郁模型大鼠大脑海马5-HT2AR表达的影响 | 第29-32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3 观察指标 | 第30页 |
4 统计学处理 | 第30-31页 |
5 实验结果 | 第31-32页 |
讨论 | 第32-37页 |
1 养肝解郁颗粒的组方原则及药物配伍意义 | 第32-33页 |
2 本研究实验动物模型及实验各项指标的确立思路 | 第33-34页 |
3 养肝解郁颗粒对慢性肝炎合并抑郁症作用机制的探讨 | 第34-36页 |
4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