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10页 |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 ·相关理论研究 | 第11-15页 |
| ·游客及游客特征 | 第11-12页 |
| ·游客特征相关理论 | 第12-15页 |
| 2 研究设计 | 第15-17页 |
| ·调查问卷设计 | 第15页 |
| ·问卷统计分析方法 | 第15-17页 |
| ·频数分析 | 第15页 |
| ·相关性分析 | 第15页 |
| ·列联表分析 | 第15页 |
| ·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15-17页 |
| 3 研究地概况 | 第17-23页 |
|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及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 | 第17-18页 |
| ·福建省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 第17-18页 |
| ·福建省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 | 第18页 |
| ·浙江省花岩国家森林公园 | 第18-19页 |
|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及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 | 第19-20页 |
| ·湖南省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 第19-20页 |
| ·湖南省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 | 第20页 |
| ·四川省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 第20-23页 |
| 4 数据采集 | 第23-25页 |
| 5 结果与讨论 | 第25-43页 |
| ·森林公园游客特征差异分析 | 第25-35页 |
| ·森林公园游客人口学特征差异分析 | 第25-30页 |
| ·森林公园游客行为学特征差异分析 | 第30-33页 |
| ·游客特征相关性分析 | 第33-34页 |
| ·小结 | 第34-35页 |
|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与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特征差异分析 | 第35-38页 |
| ·人口学特征差异分析 | 第35-36页 |
| ·行为学特征差异分析 | 第36-38页 |
| ·小结 | 第38页 |
|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与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特征差异 | 第38-43页 |
| ·人口学特征差异分析 | 第38-40页 |
| ·行为学特征差异分析 | 第40-41页 |
| ·小结 | 第41-43页 |
| 6 结论与建议 | 第43-47页 |
| ·各研究地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建议 | 第43-44页 |
| ·福建省森林公园发展建议 | 第43页 |
| ·浙江省森林公园发展建议 | 第43-44页 |
| ·湖南省森林公园发展建议 | 第44页 |
| ·四川省森林公园发展建议 | 第44页 |
| ·研究创新 | 第44页 |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4-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
| 附录A | 第53-55页 |
| 附录B | 第55-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